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中医养生早衰的名词解释

来源:懂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05-03 09:02:07
文档

中医养生早衰的名词解释

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预防疾病,治未病。中医理论的著名代表作品是《黄帝内经》。2008年6月7日,中医养生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3年4月26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规范(试行)》。
推荐度:
导读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预防疾病,治未病。中医理论的著名代表作品是《黄帝内经》。2008年6月7日,中医养生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3年4月26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规范(试行)》。

:中医养生蔚为壮观,就是指通好汉惜好汉法不传六耳过各种方法蠢蠢欲动颐养生命、喜悦增强体质、蠹啄剖梁柱预防疾病,买椟还珠从而达到延无动于衷年益寿的一祸生于纤纤种医事活动操之过急。中医养生疾风扫秋叶蒹葭倚玉树重在整体性大白于天下和系统性,强健目的是预防不朽之盛事疾病,治未见金不见人担水河头卖病。中医理断送老头皮苍蝇附骥尾论的著名代慷他人之慨表作品是《两雄不俱立黄帝内经》人间天堂。2008细水长流年6月7日春蚕,中医养生高耸经国务院批欲说还休准列入第二水光接天批国家级非金碗盛狗矢令苛则不听物质文化遗得体产名录。2胆大心细023年4不声不响月26日,磕头如捣蒜顾头不顾腚国家中医药慈祥管理局发布铁面无私《中医养生二一添作五后来者居上保健服务规手不释卷范(试行)吃软不吃硬快刀断乱麻》。内容来自懂视网(www.xyx234.com),请勿采集!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中医养生知识——中西医对人体(器官)衰老的认识

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自古以来,渴求长生不老,是人类美好的愿望。衰老是随年龄增加,机体各组织、器官缓慢出现、普遍发生的退行性变化过程。对人类而言,衰老具体表现为头发花白、皮肤皱褶、行动迟缓、相关激素分泌减少、记忆功能减退以及多脏器退行性变化等现象。

养生 的目的就是延缓衰老,增长寿命。因此,对衰老的认识很关键。下面仅就中西医对衰老的过程的认识(衰老的机理不做讨论),比较如下。

中医 养生 之人体衰老的知识

中医认为人体衰老的原因主要体现在这三方面:一是肾气衰,二是五脏衰,三是阴阳失衡。这三个方面相互关联,互为因果。 如果我们能够从中找到一种方法,帮助体内的阴阳一直保持平衡的状态,那么,自然就可以减缓身体五脏的衰老进程,从时间上延缓衰老,也就能够达到却病长寿的目的了。我们中华民族是注重 养生 的一个民族,从古至今一直希望大家“长生不老药”

1.从先天之本——肾气衰老变化,谈男女衰老变化。

1.1女子的生长衰老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1.2男子的生长与衰老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斑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今五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

2.影响“中医五脏”衰老的因素

除了肾气衰老之外,其他四脏的衰老也是人体衰老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衰老与心、肝、脾、胃也甚为相关。

2.1衰老与心

《素问·灵兰秘典论》中说:“心者,君主之官也……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 养生 则殃。”心主全身的血脉,心气虚则血脉运行无力,血流缓滞就会逐渐导致心血管的病变及加速脏腑的衰老。清代沈金鳌在他所著的《杂病源流犀烛·遗泄源流》中引朱丹溪语:“主闭藏者肾,司疏泄者肝,二脏皆有相火,而其系上属于心。心,君火也,为物感则动,心动则火亦动,动则精自走。”我们看,心的状况也决定着肾气的盛衰,从而也影响着人体衰老的速度和程度。另外,中医认为心藏神,是君主之官,主宰着人体的所有精神情志活动,心神失调会导致神衰,而神衰又易引起形衰。《灵枢·邪客》中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所以我们看出心神对衰老同样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2.2衰老与脾

脾为人体后天之本,脾的运动关系着升清降浊过程,从而影响着生命的存亡,所谓“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素问·六微旨大论》)。所以《黄帝内经》中极为强调胃气的存亡与生命机能的关系,专门提到:“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说明胃气对生命机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对衰老的快慢也起着决定性作用。

2.3衰老与肝

肝主升发、疏泄,肝气的充旺影响着气血的通达,并对生机起着重要的振奋作用。如肝气不充,失于疏泄,就会导致气血怫郁、生机萎颓,则早衰就会来临。因此,在五脏之中,肝气是最早衰老的脏器。在《灵枢·天年》中把肝气衰列为五脏衰之首 (西医认为肝脏最晚衰老) ,在临床上,凡是患有慢性肝病的人,往往伴随有早衰的现象,这足以说明这个问题。

2.4衰老与肺

肺主一身之气,司阳气的敷布以及宗气的推动作用,肺气充则生机旺盛,肺气虚则气布无力,气化无以进行。所以肺气的盛衰同样影响着人体的生命机能状况。肺又是主治节的器官,对人体的气化过程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如肺气虚则气化无力,肺失治节则人体生理功能就会失于协调,让衰老早早来临。

3.阴阳失衡

中医同时认为人体生命活动是阴阳对立统一运动的表现,阴阳平衡是生命 健康 的基本条件。在正常情况下,人体中的各种阴与阳之间保持着相对平衡协调的状态,中医里也把这称为“阴平阳秘”。阴阳的平衡不等于阴阳的平等,在阴阳二气之中,阳气居于主导地位,对于保持生命的 健康 和各种功能活动的旺盛具有重要意义。人的五脏六腑、气血津液、四肢百骸必须在阳气的推动下才能发挥正常活动,只有阳气强盛,人体才能强壮,才能抵御侵害,保证 健康 和长寿。

一旦由于某种原因,导致阴阳的平衡被打乱了,导致阴阳之间出现阴阳偏胜、阴阳偏衰、阴阳互损、阴阳格拒和阴阳亡失等情况,人体就会随之出现各种病理状态。阴阳失衡之说,最早出现在《黄帝内经》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文中提出:“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素问·调经论》中也提到:“阳虚则外实,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比如,随着 社会 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经常出现失眠的现象,这是一类经常不能保证正常睡眠的疾病,在中医里称之为“不寐”,这也大多是因为情志失常、气机逆乱、阴阳失衡、阳盛阴衰、阳不入阴所导致的。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日:“年四十,而阴气白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 有余而耳目聪明,身体强健,老者复壮,壮者益治。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恢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

《内经》对衰老开始年龄和规律的具体描述,指导了后世医家的抗衰老实践,如张介宾在《景岳全书·传忠录》提出:“人于中年左右,当大为修理一番,则再振根基,尚余强半。敢云心得,历验已多,是固然矣”。

西医对人体器官衰老的认识

人体器官衰老时间表

1.大脑是最先开始衰老的器官,大脑开始衰老20岁。我们降临人世时,神经细胞的数量有1000亿个左右,但从20岁起开始逐年下降。到了40岁,神经细胞的数量开始以每天1万个的惊人速度递减,从而对记忆力、协调性及大脑功能造成影响。因此,成年人的记忆力往往不如小孩,中年之后记忆力更是大大减退。

2.肺开始衰老20岁。不少运动员的黄金时期是十来岁,他们不少人在20岁左右就不得不退役,这是因为肺从20岁时就开始衰老。30岁时,普通男性每次呼吸会吸入约950毫升的空气;而到了70岁,这一数字降至约473毫升,正好减少了一半。

3.皮肤开始衰老25岁. 随着生成胶原蛋白的速度减缓,加上能够让皮肤迅速弹回去的弹性蛋白弹性减小,甚至发生断裂,皮肤在25岁左右开始自然衰老。死皮细胞不会很快脱落,生成的新皮细胞的量可能会略微减少,这就是皱纹产生的原因。

4.肌肉开始衰老30岁。30岁以后,肌肉衰竭速度大于生长速度。过了40岁,肌肉开始以每年0.5%到2%的速度减少。

5.头发开始衰老30岁。男性通常到30岁后毛发生长能力变弱,头发数量减少。多数人到35岁时,头发中的黑色素细胞活跃性逐渐降低,会长出一些白头发。

6.骨骼开始衰老35岁。儿童骨骼生长速度很快,只要2年就可完全再生。成年人的骨骼完全再生需要10年。25岁前,骨密度一直在增加。但是,35岁骨质开始流失,进入老化过程。骨骼大小和密度的缩减可能会导致身高降低。椎骨中间的骨骼会萎缩或者碎裂。

7.眼部肌肉会变得越来越无力 ,眼睛开始衰老:40岁。老花情况比我们预想中出现得早,一般人从40岁开始就变成了“远视眼”。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眼部肌肉变得越来越无力,眼睛的聚焦能力开始下降。

8.心脏开始衰老40岁。人40岁开始,心脏向全身输送血液的效率大幅降低,这是因为血管逐渐失去弹性,动脉也可能变硬或者变得阻塞,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是脂肪在冠状动脉堆积形成。

9.牙齿开始衰老40岁。人变老的时候,唾液的分泌量会减少。唾液可冲走细菌,唾液减少,牙齿和牙龈更易腐烂。牙周的牙龈组织流失后,牙龈会萎缩,这是40岁以上成年人常见的状况。

10.肾脏开始衰老50岁. 肾脏过滤量从50岁开始减少,肾过滤可将血流中的废物过滤掉,肾过滤量减少的后果是,人失去了夜间憋尿功能,需要多次跑卫生间。75岁老人的肾过滤量是30岁壮年的一半。

11.前列腺开始衰老50岁。前列腺常随年龄而增大,引发的问题包括小便次数的增加。前列腺吸收大量*激素会加快前列腺细胞的生长,引起前列腺增生。这就是良性前列腺增生,这种现象困扰着50岁以上的半数男子。

12.肠胃开始衰老55岁。如果肠内的有害和有益细菌之间能达到平衡,肠胃就是 健康 的。人们在55岁之后,往往会感到肠胃经常有不适的感觉,这是因为此时肠胃开始衰老之后,肠道内的环境开始恶化,不太适合有益细菌的生存,有益细菌的数量逐年下降。

13.耳朵开始衰老55岁。从55岁开始,内耳内的“毛发细胞”开始减少。毛发细胞可接受声振动,并将声振动传给大脑。

14.舌和鼻开始衰老60岁。过了60岁,味觉和嗅觉逐渐衰退,人一生中最初舌头上分布有大约10000个味蕾。到老了之后这个数可能要减半。

15.膀胱开始衰老65岁。65岁时,我们更有可能丧失对膀胱的控制,这会引起上厕所的次数更为频繁,尤其是肌肉的伸缩性下降,使得膀胱中的尿液不能彻底排空,反过来导致尿道感染。

16.嗓子开始衰老:65岁。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声音会变得轻声细气,且越来越沙哑。这是因为喉咙里的软组织弱化,影响声音的音质、响亮程度和质量。这时,女人的声音变得越来越沙哑,音质越来越低;而男人的声音越来越弱,音质越来越高。

17.肝脏开始衰老70岁。 肝脏似乎是体内唯一能挑战老化进程的器官。肝细胞的再生能力很强大,手术切除一块肝后,3个月内它就会长成一个完整的肝。如果捐赠人不饮酒不吸毒,或者没有患过传染病,那么70岁老人的肝也可以移植给20岁的年轻人。

中医养生知识——中西医对人体(器官)衰老的认识

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自古以来,渴求长生不老,是人类美好的愿望。衰老是随年龄增加,机体各组织、器官缓慢出现、普遍发生的退行性变化过程。对人类而言,衰老具体表现为头发花白、皮肤皱褶、行动迟缓、相关激素分泌减少、记忆功能减退以及多脏器退行性变化等现象。

养生 的目的就是延缓衰老,增长寿命。因此,对衰老的认识很关键。下面仅就中西医对衰老的过程的认识(衰老的机理不做讨论),比较如下。

中医 养生 之人体衰老的知识

中医认为人体衰老的原因主要体现在这三方面:一是肾气衰,二是五脏衰,三是阴阳失衡。这三个方面相互关联,互为因果。 如果我们能够从中找到一种方法,帮助体内的阴阳一直保持平衡的状态,那么,自然就可以减缓身体五脏的衰老进程,从时间上延缓衰老,也就能够达到却病长寿的目的了。我们中华民族是注重 养生 的一个民族,从古至今一直希望大家“长生不老药”

1.从先天之本——肾气衰老变化,谈男女衰老变化。

1.1女子的生长衰老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1.2男子的生长与衰老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斑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今五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

2.影响“中医五脏”衰老的因素

除了肾气衰老之外,其他四脏的衰老也是人体衰老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衰老与心、肝、脾、胃也甚为相关。

2.1衰老与心

《素问·灵兰秘典论》中说:“心者,君主之官也……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 养生 则殃。”心主全身的血脉,心气虚则血脉运行无力,血流缓滞就会逐渐导致心血管的病变及加速脏腑的衰老。清代沈金鳌在他所著的《杂病源流犀烛·遗泄源流》中引朱丹溪语:“主闭藏者肾,司疏泄者肝,二脏皆有相火,而其系上属于心。心,君火也,为物感则动,心动则火亦动,动则精自走。”我们看,心的状况也决定着肾气的盛衰,从而也影响着人体衰老的速度和程度。另外,中医认为心藏神,是君主之官,主宰着人体的所有精神情志活动,心神失调会导致神衰,而神衰又易引起形衰。《灵枢·邪客》中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所以我们看出心神对衰老同样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2.2衰老与脾

脾为人体后天之本,脾的运动关系着升清降浊过程,从而影响着生命的存亡,所谓“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素问·六微旨大论》)。所以《黄帝内经》中极为强调胃气的存亡与生命机能的关系,专门提到:“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说明胃气对生命机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对衰老的快慢也起着决定性作用。

2.3衰老与肝

肝主升发、疏泄,肝气的充旺影响着气血的通达,并对生机起着重要的振奋作用。如肝气不充,失于疏泄,就会导致气血怫郁、生机萎颓,则早衰就会来临。因此,在五脏之中,肝气是最早衰老的脏器。在《灵枢·天年》中把肝气衰列为五脏衰之首 (西医认为肝脏最晚衰老) ,在临床上,凡是患有慢性肝病的人,往往伴随有早衰的现象,这足以说明这个问题。

2.4衰老与肺

肺主一身之气,司阳气的敷布以及宗气的推动作用,肺气充则生机旺盛,肺气虚则气布无力,气化无以进行。所以肺气的盛衰同样影响着人体的生命机能状况。肺又是主治节的器官,对人体的气化过程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如肺气虚则气化无力,肺失治节则人体生理功能就会失于协调,让衰老早早来临。

3.阴阳失衡

中医同时认为人体生命活动是阴阳对立统一运动的表现,阴阳平衡是生命 健康 的基本条件。在正常情况下,人体中的各种阴与阳之间保持着相对平衡协调的状态,中医里也把这称为“阴平阳秘”。阴阳的平衡不等于阴阳的平等,在阴阳二气之中,阳气居于主导地位,对于保持生命的 健康 和各种功能活动的旺盛具有重要意义。人的五脏六腑、气血津液、四肢百骸必须在阳气的推动下才能发挥正常活动,只有阳气强盛,人体才能强壮,才能抵御侵害,保证 健康 和长寿。

一旦由于某种原因,导致阴阳的平衡被打乱了,导致阴阳之间出现阴阳偏胜、阴阳偏衰、阴阳互损、阴阳格拒和阴阳亡失等情况,人体就会随之出现各种病理状态。阴阳失衡之说,最早出现在《黄帝内经》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文中提出:“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素问·调经论》中也提到:“阳虚则外实,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比如,随着 社会 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经常出现失眠的现象,这是一类经常不能保证正常睡眠的疾病,在中医里称之为“不寐”,这也大多是因为情志失常、气机逆乱、阴阳失衡、阳盛阴衰、阳不入阴所导致的。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日:“年四十,而阴气白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 有余而耳目聪明,身体强健,老者复壮,壮者益治。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恢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

《内经》对衰老开始年龄和规律的具体描述,指导了后世医家的抗衰老实践,如张介宾在《景岳全书·传忠录》提出:“人于中年左右,当大为修理一番,则再振根基,尚余强半。敢云心得,历验已多,是固然矣”。

西医对人体器官衰老的认识

人体器官衰老时间表

1.大脑是最先开始衰老的器官,大脑开始衰老20岁。我们降临人世时,神经细胞的数量有1000亿个左右,但从20岁起开始逐年下降。到了40岁,神经细胞的数量开始以每天1万个的惊人速度递减,从而对记忆力、协调性及大脑功能造成影响。因此,成年人的记忆力往往不如小孩,中年之后记忆力更是大大减退。

2.肺开始衰老20岁。不少运动员的黄金时期是十来岁,他们不少人在20岁左右就不得不退役,这是因为肺从20岁时就开始衰老。30岁时,普通男性每次呼吸会吸入约950毫升的空气;而到了70岁,这一数字降至约473毫升,正好减少了一半。

3.皮肤开始衰老25岁. 随着生成胶原蛋白的速度减缓,加上能够让皮肤迅速弹回去的弹性蛋白弹性减小,甚至发生断裂,皮肤在25岁左右开始自然衰老。死皮细胞不会很快脱落,生成的新皮细胞的量可能会略微减少,这就是皱纹产生的原因。

4.肌肉开始衰老30岁。30岁以后,肌肉衰竭速度大于生长速度。过了40岁,肌肉开始以每年0.5%到2%的速度减少。

5.头发开始衰老30岁。男性通常到30岁后毛发生长能力变弱,头发数量减少。多数人到35岁时,头发中的黑色素细胞活跃性逐渐降低,会长出一些白头发。

6.骨骼开始衰老35岁。儿童骨骼生长速度很快,只要2年就可完全再生。成年人的骨骼完全再生需要10年。25岁前,骨密度一直在增加。但是,35岁骨质开始流失,进入老化过程。骨骼大小和密度的缩减可能会导致身高降低。椎骨中间的骨骼会萎缩或者碎裂。

7.眼部肌肉会变得越来越无力 ,眼睛开始衰老:40岁。老花情况比我们预想中出现得早,一般人从40岁开始就变成了“远视眼”。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眼部肌肉变得越来越无力,眼睛的聚焦能力开始下降。

8.心脏开始衰老40岁。人40岁开始,心脏向全身输送血液的效率大幅降低,这是因为血管逐渐失去弹性,动脉也可能变硬或者变得阻塞,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是脂肪在冠状动脉堆积形成。

9.牙齿开始衰老40岁。人变老的时候,唾液的分泌量会减少。唾液可冲走细菌,唾液减少,牙齿和牙龈更易腐烂。牙周的牙龈组织流失后,牙龈会萎缩,这是40岁以上成年人常见的状况。

10.肾脏开始衰老50岁. 肾脏过滤量从50岁开始减少,肾过滤可将血流中的废物过滤掉,肾过滤量减少的后果是,人失去了夜间憋尿功能,需要多次跑卫生间。75岁老人的肾过滤量是30岁壮年的一半。

11.前列腺开始衰老50岁。前列腺常随年龄而增大,引发的问题包括小便次数的增加。前列腺吸收大量*激素会加快前列腺细胞的生长,引起前列腺增生。这就是良性前列腺增生,这种现象困扰着50岁以上的半数男子。

12.肠胃开始衰老55岁。如果肠内的有害和有益细菌之间能达到平衡,肠胃就是 健康 的。人们在55岁之后,往往会感到肠胃经常有不适的感觉,这是因为此时肠胃开始衰老之后,肠道内的环境开始恶化,不太适合有益细菌的生存,有益细菌的数量逐年下降。

13.耳朵开始衰老55岁。从55岁开始,内耳内的“毛发细胞”开始减少。毛发细胞可接受声振动,并将声振动传给大脑。

14.舌和鼻开始衰老60岁。过了60岁,味觉和嗅觉逐渐衰退,人一生中最初舌头上分布有大约10000个味蕾。到老了之后这个数可能要减半。

15.膀胱开始衰老65岁。65岁时,我们更有可能丧失对膀胱的控制,这会引起上厕所的次数更为频繁,尤其是肌肉的伸缩性下降,使得膀胱中的尿液不能彻底排空,反过来导致尿道感染。

16.嗓子开始衰老:65岁。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声音会变得轻声细气,且越来越沙哑。这是因为喉咙里的软组织弱化,影响声音的音质、响亮程度和质量。这时,女人的声音变得越来越沙哑,音质越来越低;而男人的声音越来越弱,音质越来越高。

17.肝脏开始衰老70岁。 肝脏似乎是体内唯一能挑战老化进程的器官。肝细胞的再生能力很强大,手术切除一块肝后,3个月内它就会长成一个完整的肝。如果捐赠人不饮酒不吸毒,或者没有患过传染病,那么70岁老人的肝也可以移植给20岁的年轻人。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

文档

中医养生早衰的名词解释

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预防疾病,治未病。中医理论的著名代表作品是《黄帝内经》。2008年6月7日,中医养生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3年4月26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规范(试行)》。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