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三伏天艾灸的养生知识

来源:懂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05-03 08:47:40
文档

三伏天艾灸的养生知识

三伏灸艾灸的好处与功效:1. 消暑排湿:三伏灸可将体内湿寒之气排出,缓解炎症,对暑热有消暑排湿的养生作用。2. 健脾胃:三伏灸可增进食欲、促进消化、有改善脾胃虚弱的功效。3. 温补肾阳:在三伏天使用三伏灸可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温阳补肾,对阳气不足、肾气不足的人群效果更佳,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推荐度:
导读三伏灸艾灸的好处与功效:1. 消暑排湿:三伏灸可将体内湿寒之气排出,缓解炎症,对暑热有消暑排湿的养生作用。2. 健脾胃:三伏灸可增进食欲、促进消化、有改善脾胃虚弱的功效。3. 温补肾阳:在三伏天使用三伏灸可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温阳补肾,对阳气不足、肾气不足的人群效果更佳,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三伏灸艾急来抱佛脚灸的好处俏丽与功效:清脆1. 消济济一堂暑排湿:潇洒三伏灸可报喜不报忧隔行如隔山将体内湿不打不成器寒之气排丑人多作怪出,缓解糠菜半年粮炎症,对当机立断暑热有消称赞暑排湿的富态新春养生作用济济一堂。2. 可爱健脾胃:刚健三伏灸可风月无边增进食欲五谷丰登、促进消爱心春意化、有改家书抵万金善脾胃虚不打不成器弱的功效精明强干。3. 江山如画温补肾阳空口说白话:在三伏车水马龙天使用三自信聪慧伏灸可增笨重强体质、虎瘦雄心在提高抵抗独木难支力,温阳金钗十二行补肾,对兵败如山倒阳气不足高义薄云天疾风彰劲草、肾气不自食其力足的人群弱不禁风效果更佳爱心春意,有延年耳垂益寿的功目不转睛效。内容来自懂视网(www.xyx234.com),请勿采集!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天灸疗法小常识

1.为什么要选择在“三伏天”进行天灸治疗
天灸是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它是根据“冬病夏治”的理论确立的。

天灸所用的药物都是温热性质的,具有祛寒温阳的作用。天灸的给药途径不是传统的口服,而是将药物粉末敷贴在穴位上,借助三伏天自然界旺盛的阳气,通过对穴位的 *** 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根据中医理论,天灸可治疗很多疾病,包括过敏性鼻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虚寒性胃痛、慢性结肠炎、关节痛、痛经等等。 都属于寒性疾病。

这些疾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一旦遇到寒冷,疾病将复发或加重;遇到温热,病症就会减轻或自然痊愈。 天灸不是什么时候都能做的,它必须结合一定的时间,才能达到最佳疗效。

一般我们选择在每年的三伏天进行天灸治疗。三伏天是指初伏、中伏、末伏三个庚日,初伏是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中伏为第四个庚日,末伏为立秋后第一个庚日。

传统医学认为,庚日和肺在五行中都属金,庚肺相配,有温煦阳气、驱散体内潜伏的寒邪的作用,因而是治疗肺部疾病的有效时机。此外,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阳气最盛的日子。

根据中医“春夏养阳、天人相应”的观点,这段时间便成了人们补益阳气、驱散体内寒邪的最佳日子。
2.三伏天天灸应注意什么
“三伏”天灸一直是广东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记者昨日从广东省中医院获悉,今年的“三伏”天灸将从本周三(7月9日)开始,需要利用天灸“治未病”的市民不要错过天灸时间。

另外,记者获悉,由中国中医科学院牵头组织的三伏天天灸疗法标准化制订工作已经开展,该课题由全国10个省市的13家医院联手合作研究,省中医院是南粤地区唯一一家参与该项研究的医院。 此项研究将为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慢性支气管炎(*)、变应性鼻炎、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五种疾病的天灸治疗制定国家标准。

天灸主要是“治未病” 天灸疗法最早记载于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宗懔的《荆楚岁月记》,传统多使用一些具有强烈 *** 性的有毒的药物,如毛茛、斑蝥等,通过贴敷在一定穴位,引起发泡达到治疗的目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经过历代医家的研究,逐步发展成为一整套安全、有效、以预防为主的“治未病”方法。

在广东,天灸一直深受广大市民的欢迎,据统计,去年仅广东省中医院就迎来了15万人次进行天灸。 “所谓‘冬病夏治’、‘春夏养阳’,在夏天最炎热的三伏天贴药,可以补益人体元气,加强机体的免疫力,到了冬天,就可以减少一些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或减轻其症状”,省中医院针灸科刘健华副教授介绍,“天灸对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虚人感冒、慢性胃肠炎等疾病有很好的疗效,此外,对于一些经常出汗、稍微活动就喘气、容易疲劳的人群,天灸也是很好的保健选择。”

天灸治疗有效率逐年上升 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正是我国夏季最热的时候,从中伏到末伏气温最高。俗话说,“热在三伏”,此时机体汗腺分泌亢进,机体代谢旺盛,这时贴药更易吸收,也符合中医“春夏养阳”的原则。

“中医讲究‘不治已病治未病’,选准疾病未发作的最佳时机来治疗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林女燕钊主任说:“冬季发作或病情于冬季加重的疾病,大都以寒邪入侵为主要原因,具有阳虚特点,治疗当以温热药物助阳祛寒。而天灸巧妙地利用了天时之利,疗效肯定。”

根据对病人的跟踪观察,天灸的有效率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专家将为天灸制定国家标准 广东省针灸学会会长、省中医院针灸科主任符文彬告诉记者,“这套方法在支气管哮喘治疗方面,从配方到操作规范到注意事项都已成为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广东省中医院已经为全国多家中医院进行了专门的培训。”

作为天灸疗法开展时间最早、接待贴药人数最多的医院,省中医院还参加了由中国中医科学院牵头组织的三伏天天灸疗法标准化制订工作。据介绍,该课题由全国10个省市的13家医院联手合作研究,省中医院是南粤地区唯一一家参与该项研究的医院。

符文彬介绍,长期以来各地中医院均有开展天灸疗法,存在着很多“地方*和特点”,这个国家级的课题,就是为了给天灸这一疗法提供国家标准。 课题负责人之一、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刘建华副教授介绍说:“从此次天灸开始,我们将在现场收集上千例样本,包括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慢性支气管炎(*)、变应性鼻炎、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等五种疾病,并将这些临床数据交由课题组进行评估。

由于各家医院在天灸的药材组成、贴药穴位和时间的选择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疗效也大不相同,此项研究将为以上几种疾病的天灸治疗制定国家级标准奠定基础。” 天灸贴药小贴士 1.天灸有何注意事项? (1)治疗后皮肤均有热感,因个体皮肤耐受性不同,*一般贴药时间以60分钟为宜,小孩时间为20分钟,以患者贴药处产生辣辣的感觉但可以耐受为度,不宜时间过长以免灼伤皮肤。

(2)贴药后皮肤出现红晕属正常现象,可外涂皮肤软膏以减缓 *** ,如贴药时间过长引起水泡,应保护创面,避免抓破感染,必要时前来医院处理或搽烫伤软膏,戒食易化脓食物,如牛肉、烧鹅、鸭、花生、芋头等。 (3)贴药当天最好不要用冷水洗澡,以免把“阳气”赶跑。

个别出现皮肤过敏的市民,可搽抗过敏药膏或来医院处理,并戒食牛肉、鱼虾、鸡、鸭、鹅、花生、芋头等易致敏食物。 2.哪些人群不适合天灸? 一般来说,女性月经期间进行天灸没有太大影响,孕妇则应避免贴药。

天灸禁忌人群还包括:高热、体温超过38.5℃的患者,如副鼻窦炎患者、肺炎急性期患者等;特殊体质及皮肤病患者;贴敷穴位部位皮肤有破损者;皮肤对药物极度敏感者。 3.如果错过了贴药时间怎么办? 一般还是建议市民准时贴药,但是错过首次“三伏”天灸的市民莫过于担心,接下来还有连续三四次的贴药机会。

贴药时间:初伏7月9日;中伏7月19日;中伏加强7月29日;末伏8月8日;末伏加强8月18日,共5次为一个完整贴药疗程。 贴药地点:广东省中医院总院及其属下的任何一间医院都能够进行,具体为大德路总院、二沙岛医院、芳村分院、大学城医院以及天河门诊、下塘门诊和罗冲围门诊。

特别是在番禺新开的大学城医院为番禺地区群众接受天灸提供了方便。大德路总院贴药时间为上午7:30至下午8:00,各分院、分门诊均按上班时间。
3.什么是天灸疗法
天灸,是中医灸治疗法中非火热灸法中的主要方法,又称发泡疗法。天灸疗法是中医传统的外治疗法,是借助药物对穴位的 *** ,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甚至起泡,以激发经络、调整气血而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通过将特殊调配的药物贴敷于特定的穴位,可使药物持续 *** 穴位,通经入络,达到温经散寒,疏通经络,活血通脉,调节脏腑功能的效果,既可改善临床症状,又可提高机体免疫力。

天灸(自灸、冷灸),方法是把毛茛等植物(如毛茛、石龙芮、铁线莲、铁脚威灵仙等)的新鲜全草捣成糊状, 放入直径约 4 厘米的酒 杯内,平杯口为度,不要压紧,然后贴附在一定穴位上固定约一小时左右、病人觉局部有烧灼或痛痒感时即应取下,此时皮肤上可产生大的深*水泡。然后用消毒镊子将水泡挑破,局部敷以消毒敷料以保护创面(但不要用凡士林纱布处理)。此法多用于治疗疟疾、哮喘、关节炎等病 。
4.三伏天天灸应注意什么
“三伏”天灸一直是广东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记者昨日从广东省中医院获悉,今年的“三伏”天灸将从本周三(7月9日)开始,需要利用天灸“治未病”的市民不要错过天灸时间。

另外,记者获悉,由中国中医科学院牵头组织的三伏天天灸疗法标准化制订工作已经开展,该课题由全国10个省市的13家医院联手合作研究,省中医院是南粤地区唯一一家参与该项研究的医院。 此项研究将为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慢性支气管炎(*)、变应性鼻炎、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五种疾病的天灸治疗制定国家标准。

天灸主要是“治未病” 天灸疗法最早记载于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宗懔的《荆楚岁月记》,传统多使用一些具有强烈 *** 性的有毒的药物,如毛茛、斑蝥等,通过贴敷在一定穴位,引起发泡达到治疗的目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经过历代医家的研究,逐步发展成为一整套安全、有效、以预防为主的“治未病”方法。

在广东,天灸一直深受广大市民的欢迎,据统计,去年仅广东省中医院就迎来了15万人次进行天灸。 “所谓‘冬病夏治’、‘春夏养阳’,在夏天最炎热的三伏天贴药,可以补益人体元气,加强机体的免疫力,到了冬天,就可以减少一些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或减轻其症状”,省中医院针灸科刘健华副教授介绍,“天灸对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虚人感冒、慢性胃肠炎等疾病有很好的疗效,此外,对于一些经常出汗、稍微活动就喘气、容易疲劳的人群,天灸也是很好的保健选择。”

天灸治疗有效率逐年上升 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正是我国夏季最热的时候,从中伏到末伏气温最高。俗话说,“热在三伏”,此时机体汗腺分泌亢进,机体代谢旺盛,这时贴药更易吸收,也符合中医“春夏养阳”的原则。

“中医讲究‘不治已病治未病’,选准疾病未发作的最佳时机来治疗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林女燕钊主任说:“冬季发作或病情于冬季加重的疾病,大都以寒邪入侵为主要原因,具有阳虚特点,治疗当以温热药物助阳祛寒。而天灸巧妙地利用了天时之利,疗效肯定。”

根据对病人的跟踪观察,天灸的有效率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专家将为天灸制定国家标准 广东省针灸学会会长、省中医院针灸科主任符文彬告诉记者,“这套方法在支气管哮喘治疗方面,从配方到操作规范到注意事项都已成为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广东省中医院已经为全国多家中医院进行了专门的培训。”

作为天灸疗法开展时间最早、接待贴药人数最多的医院,省中医院还参加了由中国中医科学院牵头组织的三伏天天灸疗法标准化制订工作。据介绍,该课题由全国10个省市的13家医院联手合作研究,省中医院是南粤地区唯一一家参与该项研究的医院。

符文彬介绍,长期以来各地中医院均有开展天灸疗法,存在着很多“地方*和特点”,这个国家级的课题,就是为了给天灸这一疗法提供国家标准。 课题负责人之一、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刘建华副教授介绍说:“从此次天灸开始,我们将在现场收集上千例样本,包括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慢性支气管炎(*)、变应性鼻炎、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等五种疾病,并将这些临床数据交由课题组进行评估。

由于各家医院在天灸的药材组成、贴药穴位和时间的选择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疗效也大不相同,此项研究将为以上几种疾病的天灸治疗制定国家级标准奠定基础。” 天灸贴药小贴士 1.天灸有何注意事项? (1)治疗后皮肤均有热感,因个体皮肤耐受性不同,*一般贴药时间以60分钟为宜,小孩时间为20分钟,以患者贴药处产生辣辣的感觉但可以耐受为度,不宜时间过长以免灼伤皮肤。

(2)贴药后皮肤出现红晕属正常现象,可外涂皮肤软膏以减缓 *** ,如贴药时间过长引起水泡,应保护创面,避免抓破感染,必要时前来医院处理或搽烫伤软膏,戒食易化脓食物,如牛肉、烧鹅、鸭、花生、芋头等。 (3)贴药当天最好不要用冷水洗澡,以免把“阳气”赶跑。

个别出现皮肤过敏的市民,可搽抗过敏药膏或来医院处理,并戒食牛肉、鱼虾、鸡、鸭、鹅、花生、芋头等易致敏食物。 2.哪些人群不适合天灸? 一般来说,女性月经期间进行天灸没有太大影响,孕妇则应避免贴药。

天灸禁忌人群还包括:高热、体温超过38.5℃的患者,如副鼻窦炎患者、肺炎急性期患者等;特殊体质及皮肤病患者;贴敷穴位部位皮肤有破损者;皮肤对药物极度敏感者。 3.如果错过了贴药时间怎么办? 一般还是建议市民准时贴药,但是错过首次“三伏”天灸的市民莫过于担心,接下来还有连续三四次的贴药机会。

贴药时间:初伏7月9日;中伏7月19日;中伏加强7月29日;末伏8月8日;末伏加强8月18日,共5次为一个完整贴药疗程。 贴药地点:广东省中医院总院及其属下的任何一间医院都能够进行,具体为大德路总院、二沙岛医院、芳村分院、大学城医院以及天河门诊、下塘门诊和罗冲围门诊。

特别是在番禺新开的大学城医院为番禺地区群众接受天灸提供了方便。大德路总院贴药时间为上午7:30至下午8:00,各分院、分门。
5.冬季养生的小常识有哪些
1、冬季养肺:石榴、柑桔、柿子、梨、葡萄,均有生津止咳、润肺止咳之功效,是冬季养肺的上好水果。

2、保鲜小窍门:如果将削皮的水果浸泡在凉开水中,既可防止氧化而且保持原有色泽,还可使水果清脆香甜。 3、办公桌上养金鱼与盆景好处多:烦恼的工作中,在眼睛疲劳的时候,可以看看绿色的植物或者鱼缸中自由自在游动的鱼儿,放松双眼,赏心悦目,能预防干眼症。

4、吃火锅时喝点酸奶有好处:吃火锅时喝点酸奶,可以保护胃肠道黏膜,预防因火锅的油腻以及其它因素引起的腹泻、腹痛等。 5、牙齿保健:喝水是最简单但却很重要的牙齿保健方法。

适量喝水能让牙龈保持湿润, *** 分泌唾液,起到牙齿保健作用。 6、养生花粥:白兰花花粥,将白兰花煮成浓汁,再加蜂蜜、粳米煮熟,能止咳、补脾,对食欲不振有帮助。

7、有趣短语:以粗茶淡饭养养胃,用清新空气洗洗肺,让灿烂阳光晒晒背,找群朋友喝个小醉,忘却辗转尘世的累。 8、小雪节气养生:适宜吃降血脂食品,如苦瓜、玉米、荞麦等。

要多吃炖食和黑色食品,如黑木耳等。 9、秋冬换季保养:滋补素食推荐卷心菜,其维生素C含量是西红柿的3.5倍,多吃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10、荸荠豆浆有助缓解秋冬抑郁方:把五个荸荠绞汁,加入250克豆浆煮熟,再加入适量白糖后即可饮用。有助缓解秋冬抑郁。

11、健康贴士:生吃大蒜需注意:不可空腹生食或食后喝过热的汤、茶。每次以2至3瓣为限,注意不可与蜂蜜同食。

心脏病和习惯性便秘者应少食。 12、天灸贴药须注意:又到天灸贴药时,专家表示:“三九寒天”天灸对慢性病、呼吸系统疾病疗效较好,但并非包治百病。

13、冬季进补请注意:冬季进补仅适用于体质阳虚或寒、湿等病理变化的人群,不适于体质阴虚火旺和实热症候的人群。14、保健防治冻疮方法:寒冷的冬天,长冻疮是挺烦恼的事。

在每天洗手、脸、脚的间隙,轻轻揉擦皮肤至微热,可有效地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冻疮。 15、保健节律:起床后马上拉开窗帘或者开灯,有助保持精力,据研究称,这样能让你的生理节奏与一天二十四小时保持同步。

16、冬天最佳活动:冬天能改善情绪的最佳方法就是多活动,慢跑、跳舞、滑冰、打球等等,都是消除冬季烦闷,保养精神改善情绪的良方。 17、冬季饮食最佳搭配方:百合配鸡蛋,有滋阴润燥、清心安神之功效。

百合清痰水、补虚损,蛋黄能除烦热、补阴血。 18、动动脚趾健脾胃方法:每天抽时间或闲暇时练习用二趾和三趾夹东西,站立时用脚趾练习抓地,均可起到健脾养胃的作用。

19、上班族保健方法:端正坐姿,上半身应该保持颈部直立,两肩自然下垂,上臂贴近身体,手肘弯曲呈九十度。正确坐姿能起到保健功效。

20、寒冬时节多吃冬笋有益健康:冬笋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有“利九窍、通血脉、化痰涎、消食积”等功效。 21、花草茶“混搭”推荐:玫瑰花+茉莉花混搭泡茶常饮,美容养颜,对肝脏和胃部都有滋补的功效,更可缓和紧张情绪。

22、清新口气有好招:咀嚼甘草、茶叶或者花生米,咀嚼时间越长越好,能让口气清新。用淡盐水漱口,能起到口腔杀菌消炎作用。

23、下午茶的好处:英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喝下午茶能提高应变能力,经常喝下午茶的人应变能力上要比其他人平均高出15%。 24、大寒时节养生药膳:牛奶粥有润肺通肠,补虚养血之功效。

用一百克粳米煮至六成熟,再加上半斤牛奶,继续煮至成粥食用。 大寒节气养生:大寒节气,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

古有“大寒大寒,防风御寒,早喝人参、黄芪酒,晚服杞菊地黄丸”之说。注重大寒养生有益健康。

25、左右开弓练胸襟:马步深蹲,双臂举过头顶做拉弓状,工作间隙时练上几下,能锻炼*、背部和下肢。持之于恒有益健康。

26、泡温泉注意事项:泡温泉后宜休息两个钟头再开车,特别长途。因为泡温泉使人身心放松,同时也会致使人的注意力下降,不适宜马上就开车。
6.关于天灸
又到夏日炎炎三伏天,医院康复理疗科不断地有患者前来咨询天灸疗法。所谓天灸疗法,是中医传统医学外治法中的一种,即在三伏天用对皮肤有 *** 性的药物敷贴于穴位或患处,以达到“冬病夏治”的效果。究竟天灸疗法的作用机理是什么?哪些病可用天灸疗法来治?在此,请广东省人民医院康复理疗科主任张鸣生、副主任医师杜健茹为患者一一解答。

什么是“冬病夏治”?

张鸣生主任说,在三伏天采取天灸疗法,主要是使病人虚阳恢复正常,增强抗病能力,从而预防和减少疾病在冬季的发作。天灸的“三伏”是指初伏、中伏、末伏三个庚日。之所以选择三伏天进行天灸治疗,传统医学认为,庚日和肺在五行中都属金,此时,人体阳气旺盛,治疗易调动其的卫外防御能力。所以,许多疾病在庚日治疗效果最好。根据中医《内经》的说法,人体的阳气与自然界生物的阳气,生于春,旺于夏,收于秋,而藏于冬。自然界夏季阳气最旺,人体的阳气在夏天也达到最高,尤其在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日子,人体皮肤腠理完全开泄,选取特定的穴位进行敷贴,所贴药物最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对相应的脏腑起到扶正去邪的效果,增强肌体免疫力,减少冬天发病次数,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哪些病可进行天灸疗法?

属于过敏性的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如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平素易感冒等宿疾;

素体虚寒所致的疾病如胃痛、慢性结肠炎、痹症等,宜在阳气旺盛的夏季进行预防和治疗,以减轻其在冬季发作时的症状和病情。

天灸疗法使用的药物大多具有较强的 *** 性,对局部产生强烈 *** ,一方面会使血流加快,达到活血行气、消肿散结的作用;另一方面药物敷于表皮产生的热效应可起到温经通络、祛寒除湿、通痹止痛的作用,并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

天灸治疗后应注意什么?

杜健茹说,天灸用精选的一些中药磨成粉状,以姜汁调成膏状贴于穴位上。每伏各贴药一次,*一般贴2-4小时,儿童贴1-2小时。贴药后皮肤有发热感、灼痛感,敷贴之后,如果穴位上的皮肤起泡,对机体的免疫激活会更强,效果会更好。皮肤出现水疱后,应注意保护好创面,避免抓破引起感染。治疗的同时应戒食易“发”食物,如海鲜、虾、牛肉、鸭、鹅以及煎炸食物。有严重心脏疾患、瘢痕体质者、孕妇、年老体弱、皮肤过敏等患者应慎用或禁用。小儿由于难以配合,因此敷贴时以不起泡为好。敷贴期间应禁食生冷 *** 性食物,不要贪凉,不要吃肥甘厚腻、生痰助湿的食物,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天灸疗法小常识

1.为什么要选择在“三伏天”进行天灸治疗
天灸是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它是根据“冬病夏治”的理论确立的。

天灸所用的药物都是温热性质的,具有祛寒温阳的作用。天灸的给药途径不是传统的口服,而是将药物粉末敷贴在穴位上,借助三伏天自然界旺盛的阳气,通过对穴位的 *** 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根据中医理论,天灸可治疗很多疾病,包括过敏性鼻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虚寒性胃痛、慢性结肠炎、关节痛、痛经等等。 都属于寒性疾病。

这些疾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一旦遇到寒冷,疾病将复发或加重;遇到温热,病症就会减轻或自然痊愈。 天灸不是什么时候都能做的,它必须结合一定的时间,才能达到最佳疗效。

一般我们选择在每年的三伏天进行天灸治疗。三伏天是指初伏、中伏、末伏三个庚日,初伏是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中伏为第四个庚日,末伏为立秋后第一个庚日。

传统医学认为,庚日和肺在五行中都属金,庚肺相配,有温煦阳气、驱散体内潜伏的寒邪的作用,因而是治疗肺部疾病的有效时机。此外,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阳气最盛的日子。

根据中医“春夏养阳、天人相应”的观点,这段时间便成了人们补益阳气、驱散体内寒邪的最佳日子。
2.三伏天天灸应注意什么
“三伏”天灸一直是广东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记者昨日从广东省中医院获悉,今年的“三伏”天灸将从本周三(7月9日)开始,需要利用天灸“治未病”的市民不要错过天灸时间。

另外,记者获悉,由中国中医科学院牵头组织的三伏天天灸疗法标准化制订工作已经开展,该课题由全国10个省市的13家医院联手合作研究,省中医院是南粤地区唯一一家参与该项研究的医院。 此项研究将为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慢性支气管炎(*)、变应性鼻炎、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五种疾病的天灸治疗制定国家标准。

天灸主要是“治未病” 天灸疗法最早记载于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宗懔的《荆楚岁月记》,传统多使用一些具有强烈 *** 性的有毒的药物,如毛茛、斑蝥等,通过贴敷在一定穴位,引起发泡达到治疗的目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经过历代医家的研究,逐步发展成为一整套安全、有效、以预防为主的“治未病”方法。

在广东,天灸一直深受广大市民的欢迎,据统计,去年仅广东省中医院就迎来了15万人次进行天灸。 “所谓‘冬病夏治’、‘春夏养阳’,在夏天最炎热的三伏天贴药,可以补益人体元气,加强机体的免疫力,到了冬天,就可以减少一些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或减轻其症状”,省中医院针灸科刘健华副教授介绍,“天灸对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虚人感冒、慢性胃肠炎等疾病有很好的疗效,此外,对于一些经常出汗、稍微活动就喘气、容易疲劳的人群,天灸也是很好的保健选择。”

天灸治疗有效率逐年上升 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正是我国夏季最热的时候,从中伏到末伏气温最高。俗话说,“热在三伏”,此时机体汗腺分泌亢进,机体代谢旺盛,这时贴药更易吸收,也符合中医“春夏养阳”的原则。

“中医讲究‘不治已病治未病’,选准疾病未发作的最佳时机来治疗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林女燕钊主任说:“冬季发作或病情于冬季加重的疾病,大都以寒邪入侵为主要原因,具有阳虚特点,治疗当以温热药物助阳祛寒。而天灸巧妙地利用了天时之利,疗效肯定。”

根据对病人的跟踪观察,天灸的有效率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专家将为天灸制定国家标准 广东省针灸学会会长、省中医院针灸科主任符文彬告诉记者,“这套方法在支气管哮喘治疗方面,从配方到操作规范到注意事项都已成为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广东省中医院已经为全国多家中医院进行了专门的培训。”

作为天灸疗法开展时间最早、接待贴药人数最多的医院,省中医院还参加了由中国中医科学院牵头组织的三伏天天灸疗法标准化制订工作。据介绍,该课题由全国10个省市的13家医院联手合作研究,省中医院是南粤地区唯一一家参与该项研究的医院。

符文彬介绍,长期以来各地中医院均有开展天灸疗法,存在着很多“地方*和特点”,这个国家级的课题,就是为了给天灸这一疗法提供国家标准。 课题负责人之一、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刘建华副教授介绍说:“从此次天灸开始,我们将在现场收集上千例样本,包括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慢性支气管炎(*)、变应性鼻炎、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等五种疾病,并将这些临床数据交由课题组进行评估。

由于各家医院在天灸的药材组成、贴药穴位和时间的选择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疗效也大不相同,此项研究将为以上几种疾病的天灸治疗制定国家级标准奠定基础。” 天灸贴药小贴士 1.天灸有何注意事项? (1)治疗后皮肤均有热感,因个体皮肤耐受性不同,*一般贴药时间以60分钟为宜,小孩时间为20分钟,以患者贴药处产生辣辣的感觉但可以耐受为度,不宜时间过长以免灼伤皮肤。

(2)贴药后皮肤出现红晕属正常现象,可外涂皮肤软膏以减缓 *** ,如贴药时间过长引起水泡,应保护创面,避免抓破感染,必要时前来医院处理或搽烫伤软膏,戒食易化脓食物,如牛肉、烧鹅、鸭、花生、芋头等。 (3)贴药当天最好不要用冷水洗澡,以免把“阳气”赶跑。

个别出现皮肤过敏的市民,可搽抗过敏药膏或来医院处理,并戒食牛肉、鱼虾、鸡、鸭、鹅、花生、芋头等易致敏食物。 2.哪些人群不适合天灸? 一般来说,女性月经期间进行天灸没有太大影响,孕妇则应避免贴药。

天灸禁忌人群还包括:高热、体温超过38.5℃的患者,如副鼻窦炎患者、肺炎急性期患者等;特殊体质及皮肤病患者;贴敷穴位部位皮肤有破损者;皮肤对药物极度敏感者。 3.如果错过了贴药时间怎么办? 一般还是建议市民准时贴药,但是错过首次“三伏”天灸的市民莫过于担心,接下来还有连续三四次的贴药机会。

贴药时间:初伏7月9日;中伏7月19日;中伏加强7月29日;末伏8月8日;末伏加强8月18日,共5次为一个完整贴药疗程。 贴药地点:广东省中医院总院及其属下的任何一间医院都能够进行,具体为大德路总院、二沙岛医院、芳村分院、大学城医院以及天河门诊、下塘门诊和罗冲围门诊。

特别是在番禺新开的大学城医院为番禺地区群众接受天灸提供了方便。大德路总院贴药时间为上午7:30至下午8:00,各分院、分门诊均按上班时间。
3.什么是天灸疗法
天灸,是中医灸治疗法中非火热灸法中的主要方法,又称发泡疗法。天灸疗法是中医传统的外治疗法,是借助药物对穴位的 *** ,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甚至起泡,以激发经络、调整气血而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通过将特殊调配的药物贴敷于特定的穴位,可使药物持续 *** 穴位,通经入络,达到温经散寒,疏通经络,活血通脉,调节脏腑功能的效果,既可改善临床症状,又可提高机体免疫力。

天灸(自灸、冷灸),方法是把毛茛等植物(如毛茛、石龙芮、铁线莲、铁脚威灵仙等)的新鲜全草捣成糊状, 放入直径约 4 厘米的酒 杯内,平杯口为度,不要压紧,然后贴附在一定穴位上固定约一小时左右、病人觉局部有烧灼或痛痒感时即应取下,此时皮肤上可产生大的深*水泡。然后用消毒镊子将水泡挑破,局部敷以消毒敷料以保护创面(但不要用凡士林纱布处理)。此法多用于治疗疟疾、哮喘、关节炎等病 。
4.三伏天天灸应注意什么
“三伏”天灸一直是广东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记者昨日从广东省中医院获悉,今年的“三伏”天灸将从本周三(7月9日)开始,需要利用天灸“治未病”的市民不要错过天灸时间。

另外,记者获悉,由中国中医科学院牵头组织的三伏天天灸疗法标准化制订工作已经开展,该课题由全国10个省市的13家医院联手合作研究,省中医院是南粤地区唯一一家参与该项研究的医院。 此项研究将为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慢性支气管炎(*)、变应性鼻炎、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五种疾病的天灸治疗制定国家标准。

天灸主要是“治未病” 天灸疗法最早记载于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宗懔的《荆楚岁月记》,传统多使用一些具有强烈 *** 性的有毒的药物,如毛茛、斑蝥等,通过贴敷在一定穴位,引起发泡达到治疗的目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经过历代医家的研究,逐步发展成为一整套安全、有效、以预防为主的“治未病”方法。

在广东,天灸一直深受广大市民的欢迎,据统计,去年仅广东省中医院就迎来了15万人次进行天灸。 “所谓‘冬病夏治’、‘春夏养阳’,在夏天最炎热的三伏天贴药,可以补益人体元气,加强机体的免疫力,到了冬天,就可以减少一些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或减轻其症状”,省中医院针灸科刘健华副教授介绍,“天灸对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虚人感冒、慢性胃肠炎等疾病有很好的疗效,此外,对于一些经常出汗、稍微活动就喘气、容易疲劳的人群,天灸也是很好的保健选择。”

天灸治疗有效率逐年上升 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正是我国夏季最热的时候,从中伏到末伏气温最高。俗话说,“热在三伏”,此时机体汗腺分泌亢进,机体代谢旺盛,这时贴药更易吸收,也符合中医“春夏养阳”的原则。

“中医讲究‘不治已病治未病’,选准疾病未发作的最佳时机来治疗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林女燕钊主任说:“冬季发作或病情于冬季加重的疾病,大都以寒邪入侵为主要原因,具有阳虚特点,治疗当以温热药物助阳祛寒。而天灸巧妙地利用了天时之利,疗效肯定。”

根据对病人的跟踪观察,天灸的有效率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专家将为天灸制定国家标准 广东省针灸学会会长、省中医院针灸科主任符文彬告诉记者,“这套方法在支气管哮喘治疗方面,从配方到操作规范到注意事项都已成为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广东省中医院已经为全国多家中医院进行了专门的培训。”

作为天灸疗法开展时间最早、接待贴药人数最多的医院,省中医院还参加了由中国中医科学院牵头组织的三伏天天灸疗法标准化制订工作。据介绍,该课题由全国10个省市的13家医院联手合作研究,省中医院是南粤地区唯一一家参与该项研究的医院。

符文彬介绍,长期以来各地中医院均有开展天灸疗法,存在着很多“地方*和特点”,这个国家级的课题,就是为了给天灸这一疗法提供国家标准。 课题负责人之一、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刘建华副教授介绍说:“从此次天灸开始,我们将在现场收集上千例样本,包括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慢性支气管炎(*)、变应性鼻炎、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等五种疾病,并将这些临床数据交由课题组进行评估。

由于各家医院在天灸的药材组成、贴药穴位和时间的选择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疗效也大不相同,此项研究将为以上几种疾病的天灸治疗制定国家级标准奠定基础。” 天灸贴药小贴士 1.天灸有何注意事项? (1)治疗后皮肤均有热感,因个体皮肤耐受性不同,*一般贴药时间以60分钟为宜,小孩时间为20分钟,以患者贴药处产生辣辣的感觉但可以耐受为度,不宜时间过长以免灼伤皮肤。

(2)贴药后皮肤出现红晕属正常现象,可外涂皮肤软膏以减缓 *** ,如贴药时间过长引起水泡,应保护创面,避免抓破感染,必要时前来医院处理或搽烫伤软膏,戒食易化脓食物,如牛肉、烧鹅、鸭、花生、芋头等。 (3)贴药当天最好不要用冷水洗澡,以免把“阳气”赶跑。

个别出现皮肤过敏的市民,可搽抗过敏药膏或来医院处理,并戒食牛肉、鱼虾、鸡、鸭、鹅、花生、芋头等易致敏食物。 2.哪些人群不适合天灸? 一般来说,女性月经期间进行天灸没有太大影响,孕妇则应避免贴药。

天灸禁忌人群还包括:高热、体温超过38.5℃的患者,如副鼻窦炎患者、肺炎急性期患者等;特殊体质及皮肤病患者;贴敷穴位部位皮肤有破损者;皮肤对药物极度敏感者。 3.如果错过了贴药时间怎么办? 一般还是建议市民准时贴药,但是错过首次“三伏”天灸的市民莫过于担心,接下来还有连续三四次的贴药机会。

贴药时间:初伏7月9日;中伏7月19日;中伏加强7月29日;末伏8月8日;末伏加强8月18日,共5次为一个完整贴药疗程。 贴药地点:广东省中医院总院及其属下的任何一间医院都能够进行,具体为大德路总院、二沙岛医院、芳村分院、大学城医院以及天河门诊、下塘门诊和罗冲围门诊。

特别是在番禺新开的大学城医院为番禺地区群众接受天灸提供了方便。大德路总院贴药时间为上午7:30至下午8:00,各分院、分门。
5.冬季养生的小常识有哪些
1、冬季养肺:石榴、柑桔、柿子、梨、葡萄,均有生津止咳、润肺止咳之功效,是冬季养肺的上好水果。

2、保鲜小窍门:如果将削皮的水果浸泡在凉开水中,既可防止氧化而且保持原有色泽,还可使水果清脆香甜。 3、办公桌上养金鱼与盆景好处多:烦恼的工作中,在眼睛疲劳的时候,可以看看绿色的植物或者鱼缸中自由自在游动的鱼儿,放松双眼,赏心悦目,能预防干眼症。

4、吃火锅时喝点酸奶有好处:吃火锅时喝点酸奶,可以保护胃肠道黏膜,预防因火锅的油腻以及其它因素引起的腹泻、腹痛等。 5、牙齿保健:喝水是最简单但却很重要的牙齿保健方法。

适量喝水能让牙龈保持湿润, *** 分泌唾液,起到牙齿保健作用。 6、养生花粥:白兰花花粥,将白兰花煮成浓汁,再加蜂蜜、粳米煮熟,能止咳、补脾,对食欲不振有帮助。

7、有趣短语:以粗茶淡饭养养胃,用清新空气洗洗肺,让灿烂阳光晒晒背,找群朋友喝个小醉,忘却辗转尘世的累。 8、小雪节气养生:适宜吃降血脂食品,如苦瓜、玉米、荞麦等。

要多吃炖食和黑色食品,如黑木耳等。 9、秋冬换季保养:滋补素食推荐卷心菜,其维生素C含量是西红柿的3.5倍,多吃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10、荸荠豆浆有助缓解秋冬抑郁方:把五个荸荠绞汁,加入250克豆浆煮熟,再加入适量白糖后即可饮用。有助缓解秋冬抑郁。

11、健康贴士:生吃大蒜需注意:不可空腹生食或食后喝过热的汤、茶。每次以2至3瓣为限,注意不可与蜂蜜同食。

心脏病和习惯性便秘者应少食。 12、天灸贴药须注意:又到天灸贴药时,专家表示:“三九寒天”天灸对慢性病、呼吸系统疾病疗效较好,但并非包治百病。

13、冬季进补请注意:冬季进补仅适用于体质阳虚或寒、湿等病理变化的人群,不适于体质阴虚火旺和实热症候的人群。14、保健防治冻疮方法:寒冷的冬天,长冻疮是挺烦恼的事。

在每天洗手、脸、脚的间隙,轻轻揉擦皮肤至微热,可有效地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冻疮。 15、保健节律:起床后马上拉开窗帘或者开灯,有助保持精力,据研究称,这样能让你的生理节奏与一天二十四小时保持同步。

16、冬天最佳活动:冬天能改善情绪的最佳方法就是多活动,慢跑、跳舞、滑冰、打球等等,都是消除冬季烦闷,保养精神改善情绪的良方。 17、冬季饮食最佳搭配方:百合配鸡蛋,有滋阴润燥、清心安神之功效。

百合清痰水、补虚损,蛋黄能除烦热、补阴血。 18、动动脚趾健脾胃方法:每天抽时间或闲暇时练习用二趾和三趾夹东西,站立时用脚趾练习抓地,均可起到健脾养胃的作用。

19、上班族保健方法:端正坐姿,上半身应该保持颈部直立,两肩自然下垂,上臂贴近身体,手肘弯曲呈九十度。正确坐姿能起到保健功效。

20、寒冬时节多吃冬笋有益健康:冬笋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有“利九窍、通血脉、化痰涎、消食积”等功效。 21、花草茶“混搭”推荐:玫瑰花+茉莉花混搭泡茶常饮,美容养颜,对肝脏和胃部都有滋补的功效,更可缓和紧张情绪。

22、清新口气有好招:咀嚼甘草、茶叶或者花生米,咀嚼时间越长越好,能让口气清新。用淡盐水漱口,能起到口腔杀菌消炎作用。

23、下午茶的好处:英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喝下午茶能提高应变能力,经常喝下午茶的人应变能力上要比其他人平均高出15%。 24、大寒时节养生药膳:牛奶粥有润肺通肠,补虚养血之功效。

用一百克粳米煮至六成熟,再加上半斤牛奶,继续煮至成粥食用。 大寒节气养生:大寒节气,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

古有“大寒大寒,防风御寒,早喝人参、黄芪酒,晚服杞菊地黄丸”之说。注重大寒养生有益健康。

25、左右开弓练胸襟:马步深蹲,双臂举过头顶做拉弓状,工作间隙时练上几下,能锻炼*、背部和下肢。持之于恒有益健康。

26、泡温泉注意事项:泡温泉后宜休息两个钟头再开车,特别长途。因为泡温泉使人身心放松,同时也会致使人的注意力下降,不适宜马上就开车。
6.关于天灸
又到夏日炎炎三伏天,医院康复理疗科不断地有患者前来咨询天灸疗法。所谓天灸疗法,是中医传统医学外治法中的一种,即在三伏天用对皮肤有 *** 性的药物敷贴于穴位或患处,以达到“冬病夏治”的效果。究竟天灸疗法的作用机理是什么?哪些病可用天灸疗法来治?在此,请广东省人民医院康复理疗科主任张鸣生、副主任医师杜健茹为患者一一解答。

什么是“冬病夏治”?

张鸣生主任说,在三伏天采取天灸疗法,主要是使病人虚阳恢复正常,增强抗病能力,从而预防和减少疾病在冬季的发作。天灸的“三伏”是指初伏、中伏、末伏三个庚日。之所以选择三伏天进行天灸治疗,传统医学认为,庚日和肺在五行中都属金,此时,人体阳气旺盛,治疗易调动其的卫外防御能力。所以,许多疾病在庚日治疗效果最好。根据中医《内经》的说法,人体的阳气与自然界生物的阳气,生于春,旺于夏,收于秋,而藏于冬。自然界夏季阳气最旺,人体的阳气在夏天也达到最高,尤其在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日子,人体皮肤腠理完全开泄,选取特定的穴位进行敷贴,所贴药物最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对相应的脏腑起到扶正去邪的效果,增强肌体免疫力,减少冬天发病次数,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哪些病可进行天灸疗法?

属于过敏性的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如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平素易感冒等宿疾;

素体虚寒所致的疾病如胃痛、慢性结肠炎、痹症等,宜在阳气旺盛的夏季进行预防和治疗,以减轻其在冬季发作时的症状和病情。

天灸疗法使用的药物大多具有较强的 *** 性,对局部产生强烈 *** ,一方面会使血流加快,达到活血行气、消肿散结的作用;另一方面药物敷于表皮产生的热效应可起到温经通络、祛寒除湿、通痹止痛的作用,并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

天灸治疗后应注意什么?

杜健茹说,天灸用精选的一些中药磨成粉状,以姜汁调成膏状贴于穴位上。每伏各贴药一次,*一般贴2-4小时,儿童贴1-2小时。贴药后皮肤有发热感、灼痛感,敷贴之后,如果穴位上的皮肤起泡,对机体的免疫激活会更强,效果会更好。皮肤出现水疱后,应注意保护好创面,避免抓破引起感染。治疗的同时应戒食易“发”食物,如海鲜、虾、牛肉、鸭、鹅以及煎炸食物。有严重心脏疾患、瘢痕体质者、孕妇、年老体弱、皮肤过敏等患者应慎用或禁用。小儿由于难以配合,因此敷贴时以不起泡为好。敷贴期间应禁食生冷 *** 性食物,不要贪凉,不要吃肥甘厚腻、生痰助湿的食物,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

文档

三伏天艾灸的养生知识

三伏灸艾灸的好处与功效:1. 消暑排湿:三伏灸可将体内湿寒之气排出,缓解炎症,对暑热有消暑排湿的养生作用。2. 健脾胃:三伏灸可增进食欲、促进消化、有改善脾胃虚弱的功效。3. 温补肾阳:在三伏天使用三伏灸可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温阳补肾,对阳气不足、肾气不足的人群效果更佳,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