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当前位置: 首页 - - 正文

非法拘禁不足24小时构成犯罪吗

来源:懂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3-10-27 02:58:29
文档

非法拘禁不足24小时构成犯罪吗

关于非法拘禁不足24小时构成犯罪吗的法律问题。一、非法拘禁不足24小时构成犯罪吗。非法拘禁不到24小时怎么判,需要根据非法拘禁的具体情形进行判断的,主要存在以下四种情形。1、非法拘禁不到24小时,并且不存在其他情形的,不构成犯罪,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2、非法拘禁虽不到24小时,但是存在捆绑、殴打、侮辱,致人伤残、死亡等其他情形的,构成非法拘禁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推荐度:
导读关于非法拘禁不足24小时构成犯罪吗的法律问题。一、非法拘禁不足24小时构成犯罪吗。非法拘禁不到24小时怎么判,需要根据非法拘禁的具体情形进行判断的,主要存在以下四种情形。1、非法拘禁不到24小时,并且不存在其他情形的,不构成犯罪,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2、非法拘禁虽不到24小时,但是存在捆绑、殴打、侮辱,致人伤残、死亡等其他情形的,构成非法拘禁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关于非法拘禁不足24小时构成犯罪吗的法律问题,

一、非法拘禁不足24小时构成犯罪吗

非法拘禁不到24小时怎么判,需要根据非法拘禁的具体情形进行判断的,主要存在以下四种情形:

1、非法拘禁不到24小时,并且不存在其他情形的,不构成犯罪,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2、非法拘禁虽不到24小时,但是存在捆绑、殴打、侮辱,致人伤残、死亡等其他情形的,构成非法拘禁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3、非法拘禁不到24小时,但故意使用暴力致人伤残的,构成故意伤害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4、非法拘禁不到24小时,但故意使用暴力致人死亡的,构成故意杀人罪,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

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犯前三款罪的,依照前三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二、非法拘禁罪的罪数形态有哪些

在非法拘禁过程中,如果是拘禁行为本身过失致人重伤、死亡的,依然成立非法拘禁罪,此系结果加重犯。

在非法拘禁过程中,如果使用拘禁行为之外的暴力致人重伤、死亡的,应转化为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此系转化犯。

在非法拘禁行为结束(得手)之后,使用暴力致人重伤、死亡的,应实行数罪并罚,此系另起犯意。此处系注意规定。

刑法虽然没有对非法拘禁罪的成立作时间长短的限制,但是对于只拘禁了十几分钟甚至几分钟的情况,一般不应当以犯罪论处。这也符合刑法对于犯罪的界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相关内容:非法拘禁缓刑适用条件有哪些

无论是怎样的犯罪,只要其符合刑法中规定的缓刑的条件,那么就有可能被判处缓刑。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一说非法拘禁罪缓刑的相关内容。优律师将在下文中为您带来非法拘禁缓刑使用条件有哪些,帮助你了解相关知识。

缓刑称暂缓量刑,也称为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

根据我国《刑法》第72条、第74条的规定,适用一般缓刑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犯罪情节较轻。犯罪情节主要包括:

(1)、犯罪性质,由于缓刑的适用对象是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因此,对于性质严重的犯罪一般不适用缓刑,如危害国家安全罪、恐怖犯罪、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强奸、抢劫等严重刑事犯罪。

(2)、犯罪主观方面,对于犯罪的目的、动机恶劣,犯罪主观恶性大的罪犯,一般不适用缓刑,如惯犯、累犯或者历史上有犯罪前科的。

(3)、犯罪手段和危害后果,对于犯罪手段残忍,犯罪行为所造成的危害结果十分严重的罪犯,不宜适用缓刑。

2.悔罪表现。悔罪表现主要包括:

(1)、认罪态度。认罪态度主要是犯罪人犯罪后对自己的犯罪行为是否从内心感到悔悟,并且通过积极坦白与交代而表现出来。

(2)、是否有投案自首和立功表现。投案自首和立功表现反映了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有所减弱,在一般情况下,可以成为用缓刑的参考因素。

(3)、有无犯罪中止或者犯罪后积极退赃等情节。

3.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的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主要是根据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程度得出的结论。

因此,确定犯罪人适用缓刑后是否会再次发生危害社会的行为,首先必须从犯罪分子主观恶性方面进行考察。对于主观恶性不深,悔罪表现又好,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犯罪行为给社会造成的危害,并且从言行两个方面都表现出改过自新,重新做人的真实愿望。

非法拘禁罪缓刑适用的条件包括上述三方面的内容,同时大家也要注意适用缓刑的不能是累犯以及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并且缓刑可以是在宣判的时候就适用,也可以是在服刑一段时间后适用。成功的缓刑意味着原判刑罚不再执行。

非法拘禁不够24个小时还算是犯罪吗

关于非法拘禁不够24个小时还算是犯罪吗的法律问题,

一、非法拘禁不够24个小时还算是犯罪吗

非法拘禁不到24小时怎么判,需要根据非法拘禁的具体情形进行判断的,主要存在以下四种情形:

1、非法拘禁不到24小时,并且不存在其他情形的,不构成犯罪,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2、非法拘禁虽不到24小时,但是存在捆绑、殴打、侮辱,致人伤残、死亡等其他情形的,构成非法拘禁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3、非法拘禁不到24小时,但故意使用暴力致人伤残的,构成故意伤害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4、非法拘禁不到24小时,但故意使用暴力致人死亡的,构成故意杀人罪,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非法拘禁罪的罪数形态有哪些

在非法拘禁过程中,如果是拘禁行为本身过失致人重伤、死亡的,依然成立非法拘禁罪,此系结果加重犯。

在非法拘禁过程中,如果使用拘禁行为之外的暴力致人重伤、死亡的,应转化为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此系转化犯。

在非法拘禁行为结束(得手)之后,使用暴力致人重伤、死亡的,应实行数罪并罚,此系另起犯意。此处系注意规定。

刑法虽然没有对非法拘禁罪的成立作时间长短的限制,但是对于只拘禁了十几分钟甚至几分钟的情况,一般不应当以犯罪论处。这也符合刑法对于犯罪的界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相关内容:非法拘禁罪的认定标准

非法拘禁,顾名思义就是用不合法的手段拘押、禁闭他人,限制他人的人生自由的行为。因为人身自由权是公民罪基本的权利,若非法剥夺就构成犯罪了。那么大家知道非法拘禁罪认定标准是什么吗?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非法拘禁罪的认定: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自由权,所谓身体自由权,是指以身体的动静举止不受非法干预为内容的人格权,亦即在法律范围内按照自己的意志决定自己身体行动的自由权利,公民的身体自由,是公民正常工作、生产、生活和学习的保证,失去身体自由,就失去了从事一切正常活动的可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因此,非法拘禁是一种严重剥夺公民身体自由的行为。

本罪侵害的对象,是依法享有人身权利的任何自然人。身体自由权作为一种人格权,是组成民事权利体系之一的人身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事权利的享有基于民事权利能力。凡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之自然人均依法享受包括身体自由权在内的民事权利。民事权利能力是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享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始于出生,终于死亡,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因此本罪侵害的对象,包括一切自然人

(即基于自然规律而出生的人)。即包括无辜公民、犯错误的人、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和犯罪嫌疑人。有一种观点认为,非法拘禁罪中的“他人”,只是指有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的活动能力的人,包括潜在的有意志活动能力的人在内,如幼儿、醉酒者和熟睡中的人。但不应包括完全没有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的活动能力的人,如婴儿、严重的精神病患者。

(二)客观要件本罪客观上表现为非法剥夺他人身体自由的行为。

这里的“他人”没有限制,既可以是守法公民,也可以是犯有错误或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还可以是犯罪嫌疑人。行为的特征是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的身体自由。凡符合这一特征的均应认定为非法剥夺人身自由罪,如非法逮捕、拘留、监禁、扣押、绑架,办封闭式“学习班”、“隔离审查”等等均是非法剥夺人身自由。概括起来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拘束人的身体,剥夺其身体活动自由,如捆绑;另一类是间接拘束人的身体,剥夺其身体活动自曲,即将他人监禁于一定场所,使其不能或明显难以离开、逃出。剥夺人身自由的方法既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例如,将妇女洗澡时的换洗衣服拿走,使其基于羞耻心无法走出浴室的行为,就是无形的方法。此外,无论是以暴力、胁迫方法拘禁他人,还是以欺诈方法拘禁他人,均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非法剥夺人身自由是一种持续行为,即该行为在一定时间内处于继续状态,使他人在一定时间内失去身体自由,不具有间断性。时间持续的长短不影响本罪的成立,只影响量刑。但时间过短、瞬间性的剥夺人身自由的行为,则难以认定成立本罪。

剥夺人身自由的行为必须是非法的。司法机关根据法律规定,对于有犯罪事实和重大嫌疑的人采取拘留、逮捕等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的行为,不成立本罪。但发现不应拘捕时,借故不予释放,继续羁押的,则应认为是非法剥夺人身自由。对于正在实行犯罪或犯罪后及时被发觉的、通缉在案的、越狱逃跑的、正在被追捕的人,群众依法扭送至司法机关的,是一种权利,而不是非法剥夺人身自由。依法收容精神病患者的,也不是非法剥夺人身自由的行为。

(三)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既可以是国家工作人员,也可以是一般公民。从实际发生的案件来看,多为掌握一定职权的国家工作人员或基层农村干部。另外,这类案件往往涉及的人员较多。有的是经干部会议集体讨论决定的;有的是经上级领导同意或默许的;有的是直接策划、指挥者,有的是动手捆绑、奉命看守者。因此,处理时要注意,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只是其中的直接责任者和出于陷害、报复和其他卑鄙动机的人员。对其他人员应实行区别对待,一般不追究刑事责任。

(四)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并以剥夺他人人身自由为目的。过失不构成本罪。非法拘禁他人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因法制观点差,把非法拘禁视为合法行为;有的出于泄愤报复,打击迫害;有的是不调查研究,主观武断、逼取口供;有的是闹特权、耍威风;有的是滥用职权、以势压人;也有的是居心不良,另有所图。不管出于什么动机,只要具有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目的,故意实施了非法拘禁他人,即构成本罪,如果非法剥夺他人身自由是为了其他犯罪目的,其他犯罪比非法拘禁罪处罚更重的,应以其他罪论处。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非法拘禁罪认定标准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提醒,非法拘禁行为,只有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才构成犯罪。若还想了解其他方面的的,例如非法拘禁罪的量刑,可以到优律师网站咨询专业的律师。

非法拘禁不超过24小时

根据法律规定,非法拘禁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的,才达到非法拘禁罪的立案标准;如果犯罪行为人实施非法拘禁行为,但时间没有超过24小时的,一般不构成非法拘禁罪,但应当受到行政处罚。

非法拘禁几个小时构成犯罪

关于非法拘禁几个小时构成犯罪的法律问题,

一、非法拘禁几个小时构成犯罪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非法拘禁,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24小时以上的,应予立案。

根据《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非法拘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24小时以上的;

2、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并使用械具或者捆绑等恶劣手段,或者实施殴打、侮辱、虐待行为的;

3、非法拘禁,造成被拘禁人轻伤、重伤、死亡的;

4、非法拘禁,情节严重,导致被拘禁人自杀、自残造成重伤、死亡,或者精神失常的;

5、非法拘禁3人次以上的;

6、司法工作人员对明知是没有违法犯罪事实的人而非法拘禁的;

7、其他非法拘禁应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根据举轻以明重的原则,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法拘禁他人构成犯罪,一般情况下都需要持续时长达到24小时以上。

作为普通人实施非法拘禁他人而构成犯罪的,一般情况下持续时间也应当达到24小时以上。

二、非法拘禁致人死亡如何定罪?

非法拘禁致人死亡是指在非法拘禁过程中导致被拘禁者死亡的情形,行为人最终被定什么罪,与非法拘禁过程中以何种手段致人死亡有关,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形:

1.非法拘禁手段致人死亡,定非法拘禁罪

以非法拘禁本身的拘禁手段致人死亡,即指如捆绑过程中致他人呼吸不畅、窒息死亡,或在低温场所拘禁中致他人失温而死,或长时间致他人无法进食而导致饿死等情形。

一般在该种情形中,行为人对被拘禁人的死亡往往出于过失、没有预料到发生被拘禁人死亡的情形,要么疏忽大意没有预料到,要么过于轻信能过避免被拘禁人员的死亡,结果最终发生了被拘禁人员死亡的结果。

因拘禁手段直接导致被拘禁人员的死亡,该死亡结果归因于非法拘禁本身,因此以非法拘禁致人死亡定罪量刑,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

2.非法拘禁过程中使用杀人手段致人死亡,定故意杀人罪;使用故意伤害手段致人死亡,定故意伤害罪

该种情形下,行为人的手段已经远超出拘禁手段本身的暴力,而上升到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的暴力手段。一般应当从行为人实施的手段进行具体分析,判断其手段的杀伤力、致命性,如使用的致命性器械——刀、铁质棍棒,或打击部位为人体脆弱、容易致死部位——头部、心脏,或短频、多次、持续性实施故意伤害等等,综合判断行为人的主观故意。

如果行为人以伤害故意,在非法拘禁过程中致人死亡,以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定罪,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如果行为人以杀害故意,在非法拘禁过程中致人死亡,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非法拘禁致人死亡罪、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适用于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年龄的人;但对于14-16周岁的人,在非法拘禁中致人死亡的,仅对构成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故意杀人两种情况承担刑事责任;12-14周岁的人,在经最高检核准追诉的,也仅对构成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故意杀人两种情况承担刑事责任。

关于非法拘禁罪,刑法中特别注明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非法拘禁罪处理。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非法拘禁指的是人身权利受到侵犯,如果再拘禁过程中被殴打致轻伤或致死,则直接转化为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

相关内容:非法拘禁从犯如何处罚

很多共同犯罪当中都可能有从犯的存在,此时需要由司法工作人员进行判断,从其行为等方面看是否属于从犯。在非法拘禁当中也是可能存在从犯的,此时对非法拘禁从犯是如何处罚?请阅读下文了解。

根据《刑法》第238条第1款、第2款的规定,犯非法拘禁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犯非法拘禁罪致人重伤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234条、第232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犯非法拘禁罪的,从重处罚。

《刑法》第二十七条【从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所谓具有殴打、侮辱情节,是指为实行非法拘禁而在拘禁过程中进行殴打或侮辱。作为非法拘禁罪严重情况的殴打、侮辱是否包括殴打、侮辱行为独立构成犯罪的情形,应当包括轻伤罪和侮辱罪在内,但是不应包括重伤害的故意伤害罪在内,对于过失造成重伤的,应适用非法拘禁罪的加重结果犯之法定刑;故意造成重伤的,则应根据本条第2款的转化犯规定,以故意伤害罪论处。

所谓“致人重伤”、“致人死亡”仅仅是指过失致人重伤、致人死亡,且不包括以轻伤为故意而过失地造成重伤的情形在内,因为这种情形仍为故意重伤罪的范畴。

所谓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指的是为索取合法债务的情形。《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第三款明确规定,“为索取债务而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非法拘禁罪的规定处罚。而如果是行为人为索取非法财物而扣押、拘禁他人的,按照司法解释仍定非法拘禁罪

行为人为索取高利贷、赌债等不受法律保护的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犯非法拘禁罪从重处罚,仅限于“利用职权”的情形;没有利用职权的,不得从重处罚。另外,应当注意,行为人非法拘禁具有多个从重处罚情节的,应在更大幅度上从重处罚。比如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非法拘禁,又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就属于这种情况。

通过上文的详细讲述,相信大家已经知道对非法拘禁罪从犯是如何处罚的吧。一般来讲,从犯都是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的。具体还是要看行为人的实际行为进行量刑。而在非法拘禁罪当中,则是选择好了量刑幅度后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更多非法拘禁的内容,你可以到优律师网站进行详细了解。

非法拘禁5个小时构成犯罪吗

看情况。一般不足24小时不构成犯罪,但具体需要看情节,时间虽然才五个小时,也是有可能构成非法拘禁罪的。非法拘禁罪是指以拘禁或者其他强制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涉嫌利用职权非法拘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非法拘禁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的;2、3次以上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一次非法拘禁3人以上的;3、非法拘禁他人,并实施捆绑、殴打、侮辱等行为的;4、非法拘禁,致人伤残、死亡、精神失常的;5、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具有上述情形之一的;6、司法工作人员对明知是无辜的人而非法拘禁的。【辟谣】非法拘禁可以自诉?真相:可以解析:自诉案件的范围包括“属于《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对被告人可以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轻微刑事案件”。非法拘禁罪属于刑法第四章的罪名,且刑期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所以属于自诉案件范围。【提醒】非法拘禁如何判刑?1、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2、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3、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4、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犯前三款罪的,依照前三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非法拘禁两个小时是否构成犯罪

非法拘禁两个小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构成犯罪:1、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并使用械具或者捆绑等恶劣手段,或者实施殴打、侮辱、虐待行为的;2、非法拘禁,造成被拘禁人轻伤、重伤、死亡的;3、非法拘禁,情节严重,导致被拘禁人自杀、自残造成重伤、死亡,或者精神失常的;4、非法拘禁3人次以上的;5、司法工作人员对明知是没有违法犯罪事实的人而非法拘禁的;6、其他非法拘禁应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该内容由 李成旺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

文档

非法拘禁不足24小时构成犯罪吗

关于非法拘禁不足24小时构成犯罪吗的法律问题。一、非法拘禁不足24小时构成犯罪吗。非法拘禁不到24小时怎么判,需要根据非法拘禁的具体情形进行判断的,主要存在以下四种情形。1、非法拘禁不到24小时,并且不存在其他情形的,不构成犯罪,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2、非法拘禁虽不到24小时,但是存在捆绑、殴打、侮辱,致人伤残、死亡等其他情形的,构成非法拘禁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