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四季养生音乐价格

来源:懂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02-19 00:54:51
文档

四季养生音乐价格

《四季养生经——藏在季节中的健康密码》是“健康生活系列”丛书之一。
推荐度:
导读《四季养生经——藏在季节中的健康密码》是“健康生活系列”丛书之一。

《四季养生经——藏在季节中的健康密码》是“健康生活系列”丛书之一。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养身音乐有哪些?

音乐不仅可以陶冶情操,同时也可以愉悦身心,现代人生活压力大,就容易脾气暴躁,怒伤肝。不管是什么年龄段的人都适合听音乐,那么,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下养生的音乐吧。

养生的音乐

  1、黑豹乐队:无地自容、DONT BREAK MY HEART、别来纠缠我、眼光里。

  2、轮回乐队:烽火扬州路、天使与魔鬼。

  3、超载乐队:陈胜吴广、祖先的阴影。

  4、唐朝乐队:传说、梦回唐朝、飞翔鸟、世纪末之梦、国际歌、月梦、天堂。

  5、天堂乐队:人之初、欲、慈悲、原始地带、活着。

  6、零点乐队:相信自己、站起来、放弃、挥挥手、爱不爱我。

  7、指南针:随心所欲、我没有远方、无法逃脱。

  8、谢天笑:雁栖湖、循环的太阳、永远是个秘密、约定的地方。

  9、崔健:一无所有、新长征路上的摇滚、无地自容、花房姑娘、一块红布、假行僧、浪子归、我不能随便说。

  10、:姑娘,漂亮、钟鼓楼、垃圾场、非洲梦。

  11、张楚:姐姐、孤独的人是可耻的、爱情、造飞机的工厂。

  养生音乐的作用原理

  1、物理作用:人体是由许多有规律的振动系统构成的,人的脑电波运动、心脏搏动、肺的纾解、肠胃的蠕动以及自律神经活动,都有一定的节奏。当人生病时,体内节奏处于异常状态,选择相应的的乐曲,借助于音乐产生的和谐愉悦,使人体各脏器振频活动更加协调,从而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

  2、心理作用:节奏鲜明的音乐能振奋人的情绪,优美的旋律和悠扬的乐曲能使人安静、轻松和愉快。由于音乐能影响人的情绪活动,因此可以借此达到治病的目的。

  3、生理作用:优美动听、明朗轻松、符合人体生理节奏的音乐,经感觉通路转入大脑后,可作用于大脑边缘系统和脑干网络系统,提高神经细胞的兴奋性,促进某些神经质的分泌、转化,起到调节和恢复生理平衡作用,从而达到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音乐用于康复尽管卓有疗效,但务必注意,听音乐的时间一般一次以30─60分钟为宜,声级不要超过60分贝。否则,乐声变成噪音,反而会给健康带来危害。

  养生音乐对老人的好处

  1、缓解情绪压力

  专家认为,音乐的确有纾解情绪、降低压力及焦虑的疗效,音乐的节奏、音调的高低的起伏都会感染人们的内心深处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感情。有些老年人退休在家后,由于无所事事产生了一种孤独寂寞的感觉,或者是由于某些外在的压力很容易产生一种焦虑感,听音乐可以帮助老年人缓解情绪压力,帮助老年人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

  2、帮助开胃

  老年人肠胃功能逐年降低,胃口不好时许多老年人的共同症状,听音乐可以帮助老年人改善肠胃消化功能,让老年人胃口大开。美国有位神经性胃病患者,吃了不少药,病情却不见好转,后来他请一位名医诊治,这位医生叫他购买一张德国古典作曲家的音乐唱片,并嘱咐他每日三餐饭后都要聆听一番。病人遵照医嘱,按时欣赏,不久病状消退,胃口大开。

  3、提高老人的记忆力

  记忆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退化也是老年人年老的一种象征。研究表明,老年人进行持续的音乐活动可提高思维能力,消除因年龄甚至因缺乏教育而带来的负面影响。音乐训练还可以减少因老龄化而造成的记忆的下降,研究发现,青少年时期学过音乐的人,老了后在记忆和认知能力方面的测试要推迟十年老化。

猜你喜欢:

1. 如何用音乐来养生

2. 冬季养生歌谣大全

3. 24式养生太极扇音乐

4. 春季养生保健歌5首

5. 冬季问候语关于养生经典语录

秋季养生歌

  秋季养生歌秋风瑟瑟秋雨绵,仲秋天气渐转寒。饮食起居防秋燥,秋燥伤肺宜收敛。下面我给大家介绍秋季养生歌,希望对你有用!

  秋季养生歌

  你拍一,我拍一,秋季养肺排第一。

  你拍二,我拍二,预防腹泻吃蒜瓣。

  你拍三,我拍三,少把海鲜入三餐。

  你拍四,我拍四,颐神养性练练字。

  你拍五,我拍五,水果试着煮一煮。

  你拍六,我拍六,喝茶之前嗅一嗅。

  你拍七,我拍七,闲暇投掷纸飞机。

  你拍八,我拍八,滋阴穴位勤揉擦。

  你拍九,我拍九,圆规运动扭一扭。

  你拍十,我拍十,早睡早起别太迟。

  你拍一,我拍一,秋季养肺排第一

  中医认为,肺与秋季相应,秋令主肃杀,而秋季肺气旺,只有注重养肺才能避免伤肺。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肺病科主任李芳介绍,秋季易生燥邪,导致肺 燥,平时吃一些润肺养肺的食物,有助预防呼吸系统疾病和强身健体。白色食物大都与肺对应,最有代表性的白色秋令时蔬是莲藕和白萝卜。秋天正是收获莲藕的季 节,鲜藕中含有丰富的钙、磷、铁及多种维生素,膳食纤维含量高。中医认为莲藕味甘性寒,熟吃则去其寒而性温,清热生津,乃润燥佳品。老百姓常说,“萝卜白 菜保平安”,这个季节白萝卜更是少不了,白萝卜炖排骨汤是很好的消食、健脾、顺气佳肴。

  你拍二,我拍二,预防腹泻吃蒜瓣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肛肠科主任王元钊介绍说,秋凉时节不少人因为保暖不够或饮食不洁等问题容易出现腹泻,这个时候不妨每顿吃点蒜瓣来预防。蒜中含 有蒜氨酸和蒜酶,在胃中可生成一种辛辣含硫的挥发性植物杀菌素———大蒜素,对葡萄球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等有杀灭或抑制作用。每天最多生食1~2瓣大 蒜,能起到预防肠道传染病的作用,防止腹泻,吃多了则会使胃黏膜受到强烈刺激而引起急性胃炎,出现腹痛等不适。尤其是急性腹泻患者,不宜生吃大蒜。

  你拍三,我拍三,少把海鲜入三餐

  秋季是海鲜大量上市的季节,很多朋友恨不得一日三餐顿顿海鲜才过瘾。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科夏公旭副主任中医师提醒,秋季过敏性鼻炎、气管炎 和哮喘等容易复发,饮食上应注意尽量少吃海鲜。现捞的鱼和海鲜中含有大量的组织胺,过敏体质者以及平时较少摄入海鲜的人突然大量吃易致过敏,诱发哮喘。此 外,中医认为,海鲜大多性凉,秋季温度逐渐走低,更不宜多吃,以免脾胃受凉,诱发胃溃疡。

  你拍四,我拍四,颐神养性练练字

  秋季草木枯黄易引发“悲秋”心理,此时不妨练练书法,颐神养性。从古至今,书法家多长寿,如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柳公权,当代的郭沫若、张大千等。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常务委员张明介绍,书法与中医养生有很深的渊源。

  练书法讲究指实、掌虚、腕平,这些体现了形神共养的统一性,与《黄帝内经》“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养生理念不谋而合。此外, 提笔时手指、腕关节随着笔画顺序富有节律地运动,可调节手臂的肌肉和神经,并带动身体其他部位舒缓地活动,达到“摇筋骨、动肢节”的效果。练字作画时要注 意调身(姿势)、调息(呼吸)、调心(意念),排除外界干扰,享受这一过程,真正乐在其中。

  你拍五,我拍五,水果试着煮一煮

  俗话说“秋瓜坏肚”,意思是告诫人们秋季不能再像夏季那样大量生吃水果,此时不妨试试把水果煮着吃。尤其对于婴幼儿来说,不能用生吃蒜瓣来防秋季腹 泻,怎么办?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主任边逊给家长们推荐一款专治宝宝腹泻的苹果汤。做法:新鲜的苹果切丁,加少量沸水,文火煮六七分钟,待汤汁微黄即 成,温度适宜时饮用。可以让孩子一天喝几次,如果大便干结则要减少用量。边逊提醒,这款食疗方只适用于宝宝生理性腹泻或普通肠道不适,对于病毒性或细菌性 腹泻,不作为治疗首选,只可作为辅助治疗。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81695000,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

  你拍六,我拍六,喝茶之前嗅一嗅

  秋季昼夜温差大,当注意预防感冒,喜欢喝茶的朋友不妨在喝之前先用鼻子嗅一嗅。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外治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钮晓红解释说,热茶 的蒸气经过鼻腔黏膜进入呼吸道,会刺激“沿途”的毛细血管扩张,从而缓解鼻塞、咽喉肿痛等症状,并起到湿润的作用,对于鼻腔干燥、干咳的感冒患者有一定的 辅助治疗效果。绿茶本身也有清热消炎的作用,闻一闻绿茶的热蒸气同样有效果。

  你拍七,我拍七,闲暇投掷纸飞机

  很多上班族每天面对干不完的工作,常常是只有招架之功,而无放松之闲。去健身房或者旅游固然是放松身心的好办法,但迫于工作和生活的繁忙而不容易实 现。其实,秋季上班族的健身 方法 也可以很简单,比如玩玩童年游戏掷纸飞机。最简单的纸飞机折叠方法只需要6步就可以完成,投掷的过程中,肩部肌肉能够得到 充分舒展,进而有效预防肩周炎。

  你拍八,我拍八,滋阴穴位勤揉擦

  秋季人们容易上火。除了多饮水、戒烟酒、膳食调理、规律作息以外,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推拿科副主任中医师戴奇斌提醒您,揉擦两个滋阴的穴位也有助于降火。

  第一个是照海穴。此穴位于足内踝尖下方的凹陷处。照,意为照射;海,象征大水。“照海”顾名思义,是指肾经的水在此处大量蒸发,按揉照海穴可激发肾 脏阳气,促进体内水液的蒸腾气化,向上滋养口唇,缓解咽喉干燥、目赤、失眠等由于阴虚火旺引起的上火症状。按揉时感到穴位处有酸、麻、胀感就可以了,按压 5~10分钟即可。

  第二个是涌泉穴。此穴位于前脚掌“人”字沟的凹陷处。《黄帝内经》指出“肾出于涌泉”,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涌出灌溉全身四肢各处。按揉该穴可缓解上火症状。用较强的力度揉20~30次,晨起和睡前各按摩一次效果最好。

  你拍九,我拍九,圆规运动扭一扭

  秋季是锻炼身体的好时机,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老年病科副主任中医师王东旭教您一套“圆规运动”法,让您从头练到脚。

  仙鹤点水强颈椎。颈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和韧带增生的人们,平时不妨练习“仙鹤点水功”。做法:肩膀以下保持不动,用下颌带动颈部,面朝身体的正前 方,由上往下画圆。每组做24或36下,每天做数组,可缓解颈椎病、落枕。练习时动作不要太快,一般七八秒画一个圆。如有不适或头晕,提示可能已经形成颈 椎病,严重的要及时就诊。

  空转呼啦圈健腰椎。不少老年人都有腰背酸痛的问题,此时可尝试“空转呼啦圈”法来缓解。做法: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叉腰或互握举过头顶。先将腰 向左侧顶出,然后依次向前、右、后顺时针转圈,想象腰部有一只呼啦圈。整个过程要慢,双肩动作不要太大,顺逆时针各转30圈。不仅有利于腰椎关节的灵活 性,还可以促进胃肠蠕动与消化液的分泌,缓解便秘和消化不良。

  划腿运动益下肢。骨质疏松、下肢肌力萎缩、关节活动受限会导致身体的平衡性、协调性和承载力下降,老人稍不留神就容易跌倒。平时宜多做划腿运动。做 法:手扶椅背或树干,右腿固定不动,左腿抬起一定角度(以身体能保持平衡为宜)在空中画一个圆,然后还原至直立状态,两腿交替做,早晚各五六次。这有利于 下肢肌肉与关节的保健,促进下肢气血运行,防止摔倒。

  你拍十,我拍十,早睡早起别太迟

  中医认为,人体的生理活动要适应自然界阴阳的变化,根据“秋冬养阴”的原则,秋季养生必须注意保养内守之阴气,起居、饮食、精神、运动等方面的调理 都不能离开“养收”二字。《黄帝内经》中说:“秋三月,此谓容平…………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可以顺应阴精的 收藏 ,以养收精气;早起,可以顺应阳气的 舒长,使肺气得以舒展,从而达到养阴的目的。

春季养生拍手歌

春季养生拍手歌

  一年之计在于春,时下万物复苏、春回大地,我们蛰伏一冬的身体也开始跃跃欲试,盼望着身轻体健,开个好头。下面推出“春季养生拍手歌”,我们不妨跟着儿时熟悉的节拍,在欢快的歌谣中,轻松学习养生之道。

你拍一,我拍一,春季养肝排第一。

  你拍二,我拍二,少酸略甜好滋味。

  你拍三,我拍三,三个部位别太单。

  你拍四,我拍四,夜卧早起莫贪迟。

  你拍五,我拍五,防风透气清内毒。

  你拍六,我拍六,披发缓行气血流。

  你拍七,我拍七,展腰配合深呼吸。

  你拍八,我拍八,捶背提肛阳气发。

  你拍九,我拍九,踏春登高吼一吼。

  你拍十,我拍十,听点音乐调情志。

  你拍一,我拍一, 春季养肝排第一

  养生也讲轻重主次,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科主任医师倪正提醒,春季首先要护肝。中医认为,“肝属木,应于春季”。春季万物生长、树木枝条伸展,与肝气的升发正好相对应,此时,肝承担的工作最多,自然需要重点呵护。

  “肝主疏泄”、“肝藏血”,它影响着气机升降和血液运行,肝气通达,就会身体轻松、精力充沛,肝气受损,人很容易出现疲劳困倦、眼干目涩等不适。因此,春季首先要让肝“休息”好。过度劳累会严重耗损气血,直接影响肝藏血的功能。“人卧则血归于肝”,按时就寝、睡眠充足是养肝血的最好办法。不要因为天气好了或者趁着年初冲业绩,熬夜加班、通宵玩乐等。其次,部分地区天气较干,要注意多喝水,帮助滋阴润燥、舒肝养血,促进新陈代谢。最后,烟酒会让肝超负荷工作,要尽量远离,少吃油腻、辛辣食物,补充足量的优质蛋白。

  你拍二,我拍二, 少酸略甜好滋味

  唐代药王孙思邈认为:“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虽然五味里“酸味入肝”,但是,由于春季肝气本来就旺,如果一味贪食酸味,肝气升发过于亢盛,可能克犯脾土,导致脾胃虚弱。因此,此时要注意补益脾胃。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食疗专家郭海英教授介绍,“甘味入脾”,春季饮食以少食酸辣、稍微偏甜较为合适,如谷物里的大米、小米、燕麦、糯米、黍米等;蔬果里的山药、南瓜、红薯、胡萝卜、莴笋、白菜等,都是“天然甜”的甘味食物。此外,粥类饮食最养脾胃,平时经常感觉胃脘隐痛、食欲不振,或者容易口干咽燥、舌红少苔,甚至形体消瘦的人,不妨熬点山药红枣粥、枸杞糯米粥、胡萝卜菠菜粥等。

  你拍三,我拍三,三个部位别太单

  “春捂秋冻”的老话每个人都听过,可真正做到的人却并不多。早春乍暖还寒,应根据天气的变化,一件一件地减掉厚厚的冬装。特别是以下3个部位,着装不能太单薄。

  第一,脖颈。颈部随意暴露在外,受寒后会影响局部的血液循环,诱发或加重颈椎病。外出最好戴上围巾,帮助抵御风寒。第二,腰腹。腰腹部前有“神阙”(肚脐),连接人体诸经百脉,后有“先天之本”肾脏,受寒后极易影响全身气血。因此,春季要尽量少穿低腰裤、短夹克等,必要时可用护腰带加强保暖。第三,腿脚。很多女性开春后早早穿上了裙子、短裤等,使下肢易被寒气偷袭,诱发抽筋、疼痛等不适。春季不要过早暴露“”;感觉腿脚发凉时,最好起身走动一会儿。

  你拍四,我拍四,夜卧早起莫贪迟

  《黄帝内经》记载“春三月,此谓发陈”,应“夜卧早起”。提醒人们根据自然界四时的变化规律,与冬季相比,睡觉稍晚一点,起床要早一点。

  这是因为,春季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白天变长,晚上变短,正值天地之气相交、生命繁茂生长之时。此时,人体也要顺应自然,相应延长活动时间,保持生机盎然的状态。当然,这里的“夜卧”是相对秋冬的作息时间可稍晚一点,但也要尽量在晚上11点以前入睡,每天至少保证6~7个小时的睡眠,让五脏六腑特别是肝脏得到良好的休整,而不是熬到夜深才睡觉。

  此外,夜卧早起也提示大家不要睡懒觉。春天应肝木之气,喜条达而恶抑郁。睡觉时间过长,不利于肝气的升发,人反而容易出现“春困”,引起疲倦乏力、精神萎靡等不适。经过一晚优质睡眠过后,跟着太阳一同起床,有助于阳气的提升。

  你拍五,我拍五, 防风透气清内毒

  春季以“风”气为主。这个季节虽有微风拂面的惬意,但也少不了狂风大作的'沙尘。《黄帝内经》认为“风者,百病之长也”,把风邪列为引起疾病的主要外感因素之一。

  多风的春天,大气流动加快,容易侵犯呼吸道,引起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诱发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病发作,并传播花粉、尘螨、霉菌等过敏源,以及致病微生物。因此,外出活动时要避开风口,到人多的公共场所时可戴上口罩。

  需要提醒的是,防风并不是指紧闭门窗不透气,而要注意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每天可选择上午9~11点或下午2~4点,气温和空气质量较好的时候,开窗1~2小时。平常也可以到空气清新的郊外、公园里,尽情呼吸新鲜空气,排出身体里的郁热之气,帮助身体吐故纳新,清除堆积的“垃圾”和“毒素”。

  你拍六,我拍六, 披发缓行气血流

  《黄帝内经》强调,春季养生适宜“广步于庭,披发缓行。”这是因为,人体的阳气不停地向外、向上发散,而“头部为诸阳之会”,头发和衣着会对阳气升发产生影响。

  很多女性喜欢把自己的头发紧紧扎起来,显得清爽利落。可到了春天,发型要适当调整。要想帮助阳气升发,最好“披头散发”,使头部和外周皮肤处在舒缓、放松的状态,使情志舒展、气血畅通,让整个人充满生机,与春天的气息相呼应。头发扎得太紧、太繁复,还可能牵拉到神经和血管,引起头痛等不适。披发的同时,可用手指梳头,刺激头部的穴位和反射区,有助于疏通血脉,调节大脑功能。

  同样的道理,衣着也不宜过紧。春季的着装要以宽松、透气为主,尽量少穿过紧的塑型衣、紧身裤等,以免影响气血运行。同时抽空到户外散步,帮助舒活筋骨、通畅气血。

  你拍七,我拍七, 展腰配合深呼吸

  春季,从“秋冬养阴”过渡到“春夏养阳”的养生转折点。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预防保健科副主任中医师徐大成介绍说,有一个很简单的日常保健方法——伸懒腰。

  起床或劳累时伸个懒腰,会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舒服感。人体困乏的时候,气血循环缓慢,此时若尽力舒展四肢、伸腰展腹,全身肌肉用力,并配以深呼吸,有助于行气活血、通畅经络关节、振奋精神。伸懒腰后,由于血液循环加快,不仅全身肢体关节、筋肉得到了活动,也“唤醒”了大脑和五脏六腑,对全身都有保健效果。

  伸懒腰也有技巧,身体要尽量舒展,四肢伸直,全身肌肉都要用力。伸展时,尽可能地吸气;放松时,全身松弛,尽可能地呼气,锻炼效果会更好。经常做这一动作,还可增加肌肉、韧带的弹性,延缓衰老。

  你拍八,我拍八, 捶背提肛阳气发

  “养阳”是春季养生的关键,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推拿科副主任中医师戴奇斌介绍了两个简单方法。

  捶背:人体背部有丰富的脏腑腧穴,经常捶背可刺激背部皮肤、皮下组织的穴位,舒筋活血。他人握拳叩击或用捶背棒自我操作均可,注意着力要有弹性,轻拍轻叩,保持节奏感,每分钟60~100下,每日1~2次。

  提肛:提肛可固精益肾、提振阳气。可平躺床上,两手并贴大腿外侧,两眼微闭,全身放松,以鼻吸气,吸气的同时,用力提起及会,小肚及腹部稍用力同时向上收缩;稍停2~5秒钟后,放松,缓缓呼气。呼气时,腹部要慢慢放松。一紧一松,做10次左右。

  你拍九,我拍九, 踏春登高吼一吼

  春季郊游踏青,最适当不过。身处户外,满眼的绿色是肝脏和眼睛的“最爱”,还是放风筝的好时节。放风筝时极目远眺,能调节眼部肌肉和神经,放松颈部肌肉,有利于保护和增强视力,预防颈椎病。呼吸大自然的清新空气,还可清心肝之火,散内结郁热,有助于各个脏腑的保养。

  南京自然医学会秘书长常熹建议,如果有机会,不妨登高吼一吼,像老虎那样咆哮几声。“肝在声为呼”,在山顶、山坳或空旷地大声呼喊,有助于呼出浊气,促进气机交流。虎啸时,注意要仰面朝天,双臂上举,全身放松,使足力气放声,声音由低至高,尽量延长尾声,以利吐净秽气。

  你拍十,我拍十, 听点音乐调情志

  春季欣欣向荣,我们也应保持心情舒畅,不着急、不生气、不发怒,以保证肝的舒畅条达。

  不妨利用春季大自然的“发陈”之际,宣达阳气,解开情绪郁结,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可与孩子、亲人一起,喂养小动物、帮助他人等,感受生命的纯真和美好;面对烦心事,试着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钻出牛角尖;见到左邻右舍主动打个招呼等。此外,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音乐疗法门诊副教授李靖建议,音乐也能对情绪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

  春季,五音为角调,对应五脏是肝,对于有眩晕耳鸣、肢体麻木、情志抑郁的人,可以听些积极向上的阳韵音乐,如《喜洋洋》、《步步高》等,有助于补益肝肾、散寒解郁;烦躁易怒、失眠多梦时,听听《二泉映月》等舒缓的音乐,有助倾泻肝火、平肝潜阳。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

文档

四季养生音乐价格

《四季养生经——藏在季节中的健康密码》是“健康生活系列”丛书之一。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