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上海四季养生汤培训

来源:懂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02-19 01:03:26
文档

上海四季养生汤培训

《营养师推荐的四季养生汤煲》是2009年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美食坊》编委会。
推荐度:
导读《营养师推荐的四季养生汤煲》是2009年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美食坊》编委会。

《营养师推荐的四季养生汤煲》是2009年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美食坊》编委会。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四季养生的节目简介

《四季养生》培训光盘介绍:

经典有趣的轶闻故事 贴近生活的养生之道

专家认可的医疗验方 简单易学的保健方法

《四季养生》内容取材于中国传统中医名著《黄帝内经》,这部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影响中国社会数千年文明历史的医学典籍,倡导人们遵循自然规律,在维护好自身健康的前提下,达到事业、家庭和生活的良性循环。

现代社会的人们,面对紧张的工作,生活的压力,激烈的竞争,往往疲于奔命,健康与生命无时无刻不在透支。那么,该如何改变这一令人堪忧的状况呢? 只要拥有一部《四季养生》,也许只需要5分钟内学会一个按摩动作、掌握一种推拿方法,普通民众就好比雇佣了一位学识渊博、临床丰富的保健医生。只要拥有一部《四季养生》,也许一棵葱、一头大蒜、一把野菜,她就会产生奇妙功效。不用多久,人们就会无师自通,成为一名深谙保健之道的健康人士。

5000年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蕴藏博大精深的保健养生学说。本部《四季养生》集“辨证论治”的医疗原则、“经络学说”的整体观念,“预防为主”的主导思想和简便易行的防治方法为一体,密切联系当今人类的健康状况和疾病趋向,推出了这部不可多得的、造福民众的健康宝典。千百年的中医实践积淀的理论精华、无数的医学名家承前启后的创造性贡献凝聚成这一前所未有的保健巨著,其权威性、实用性、科学性勿容置疑。

这是一部提供全面、系统、科学的健康养生方法的影视百科全书,拥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收藏价值和实用价值。365集涵盖了日常健康养生的各方面,是国内首部按季节进行自我调理的大型影视佳作。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不断增强。但保健知识的缺乏成为他们的一大苦恼,这部《四季养生》应运而生,必将满足期待已久的需求。无论是家庭保健备用,还是赠送给长辈、朋友都是一份惊喜异常的盛礼. 一、滋补强身吃山药 二、反复感冒需详查

三、萝卜榨汁能救急 四、冬春常吃鲜荸荠

五、冬春防治腮腺炎 六、寒天莫忘带暖帽

七、傲视严寒话冬泳 八、感冒途径有几多

九、鼻塞不通怎么办 十、高钾低纳降血压 十一、怎样处理鼻出血一 十二、怎样处理鼻出血二

十三、神经衰弱常保养 十四、黑豆配膳有奇效

十五、体内垃圾要常除 十六、水果菜肴也不错

十七、调整饮食防肠癌 十八、食物纤维有哪些

十九、肠癌食疗营养餐 二十、巧治感冒中耳炎 二十一、天然冰场莫放过 二十二、老人睡眠奥妙多

二十三、盲目补锌不可取 二十四、当心身边电磁波

二十五、老人补钙有误区 二十六、节前扫尘好习俗

二十七、家家户户庆有余一 二十八、家家户户庆有余二

二十九、家家户户庆有余三 三十、家家户户庆有余四

三十一、除夕之夜说饺子 三十二、大年初一话年糕 三十三、吃出东西南北中

三十四、冬春开窗防流脑 三十五、春季养生四原则

三十六、自我保养除肝疾 三十七、大小番茄保肝脏

三十八、祛病养生话泥鳅 三十九、药膳保肝巧安排

四十、验方辅助治肝癌 四十一、日常膳食要平衡 四十二、奇妙融水好饮料

四十三、亲近花卉有选择 四十四、智者不贪杯中物

四十五、若想长寿快戒烟 四十六、元宵佳节闹元宵

四十七、过敏鼻炎可食疗 四十八、绿皮土豆不能吃

四十九、药补没有食补好 五十、雨水湿冷防风湿 五十一、风湿关节炎

五十二、特效补碘食海带 五十三、哪些疾病能传染

五十四、现代眼病须慎防 五十五、健康家具有标准

五十六、清血解毒木耳菜 五十七、功效奇异葵花子

五十八、痛风到底是啥病 五十九、天然良药洽结核 六十、妊娠期间咋治病 六十一、妇科疾病调饮食

六十二、绝对素食不可取 六十三、宠物带来大遗憾

六十四、惊蛰过后防蜈蚣一 六十五、惊蛰过后防蜈蚣二

六十六、面部按摩葆青春 六十七、家庭美容十验方

六十八、科学减肥不伤身 六十九、调整饮食体清香 七十、预防乳癌调饮食 七十一、求美勿忘保健康

七十二、黄瓜药用知多少 七十三、牛奶强身又护肤

七十四、喜忧参半桶装水 七十五、厨房小事也不小

七十六、早期发现乳腺癌 七十七、简方祛除青春痘

七十八、猪肉滋阴祛虚火 七十九、结石初发吃木耳 八十、冬去春来防甲肝 八十一、度命治病英雄菜

八十二、妇女防癌多吃豆 八十三、每天照镜观病象

八十四、顺利度过更年期一 八十五、顺利度过更年期二

八十六、歇斯底里脏躁病一 八十七、歇斯底里脏躁病二

八十八、指甲头发和胎盘 八十九、有方有法才妥当

九十、高度警惕胆石症 九十一、学鹤学虎练臂力 九十二、“献桃”“扫叶”健腰背

九十三、龙展风姿显身手 九十四、海底捞月功效奇

九十五、清明植树绿人间 九十六、踏青莫忘采荠菜

九十七、手眼同练巧配合 九十八、“吸气”“疗养”强心肺

九十九、“扣手”“探海”强腰肾 百、悠闲自在也练功 百一、震动扣打长寿功(上) 百二、震动扣打长寿功(下)

百三、起床之前十件事 百四、第三状态需调理

百五、乾隆御膳皇姑菜 百六、饭后养生强身宝

百七、岁月悠悠说鲤鱼 百八、采采苤苡作佳肴

百九、苦菜平常不寻常 百十、雨生百谷话谷物

第十二盘--第三十六盘内容略 北京中医药大学曲黎敏副教授做客《师说》,主讲的《四季养生》系列节目,结合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智慧,指导人们遵循春、夏、秋、冬四季的自然规律,合理起居饮食,科学调整脏腑器官,寻求阴阳平衡,实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讲师:曲黎敏

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华医道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曲黎敏副教授具有深厚的国学素养,精通文字学和传统医学,又兼通西方人类学。多年来,她一直致力于中医文化的传播和推广。在大学里主讲“中华文化与《黄帝内经》”、“周易与中医学”、“道家思想研究”、“中国文化经典导读”等课程,同时在北大、清华、复旦、浙大等高校循环讲演,她的讲演举重若轻、深入浅出、生动活泼,让每一位受众既能领略中华远古盛世的智慧与玄妙,又能实现对自身生命切实的人文关怀。

曲黎敏副教授主张从生命之道来解读文化和科学,她认为:中国文化之“道”只有落实到“人”的层面才有意义。她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和临床实践,编著的《黄帝内经养生智慧》、《中医与传统文化》、《中华养生智慧》、《易学气功养生》等多部医学专著受到广泛好评。 养生箴言

1、以默养气,以瞑养血,以睡养精,以静养神。

2、名过伤肺,色过伤肾,财过伤肝,食过伤脾,睡过伤心。

3、肺病者宜逃名,肾病者宜戒色,肝病者宜散财,脾病者宜节食,心病者宜减睡。

4、减食以助药,增睡以节耗。舒以养体,缓以却劳。

5、无病时以劳动养阳,有病时以安静养阳。动能生阳,亦能散阳。静能伤阳,亦能敛阳。

6、病有百药不痊者,当静室问心,知因达果,可以无惑。治法宜在忏悔中求之,体力不足,辅以心力,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经云:致心一处,无事不办。治病亦如是。

7、子曰:血气未定,戒之在色。言少年人也。少男在卦为艮,阳气在外,阴体未成,最忌阴气感召。是以遇少女则为损,遇长女则为蛊,遇老女则为剥,皆阳损阴伤之象也。当以师友之道导之,使进于学,则遇中男为(开)蒙,遇长男为颐(养),遇老男为大畜(存),皆阳生阴长之象也。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此之谓欤?

8、肺病者宜逃名,名人每多言,言多则损肺气;肾病者宜戒色,色鬼每亏精,精亏则损肾气;肝病者宜散财,财主每使气,气盛则损肝气。脾病者宜节食,食客每多纳,纳多则损脾气。心病者宜减睡,睡虫每多眠,眠多则损心气。

9、雨,天气之降也,过降无疏泄之途,则发为涝,在人为水肿,治当温升地气,宜真武汤之属;云,地气之升也,过升无敛降之路,则发为旱,在人为气胀,治宜凉降天气,宜生脉散之类。肿胀关乎阴阳升降,天地交通,宜于根本处求之,不可见肿但言利水,见胀惟知破气也。万病皆当作如是观。 师说《四季养生》各集主要内容:

第一集 养生要则

1.顺其自然

2.健康长寿靠自己

3.养性情、养睡眠、养居处、养房事

4.养生之“五难”

案例:孔子之言、端水杯测试、“亡羊补牢”、保健品、富贵所致三患

第二集 春季养生(上)

1.春天要养生发之机

2.春季几种常见病

3.养睡眠的方法

4.情志特点

5.女子伤春,男子悲秋

6.男人与女人在情志上的区别

案例:流行病、非典的袭击、《四气调神大论》、保健品、富贵所致三患

第三集 春季养生(中)

1.情志不疏引起的病症

2.男性与女性病的表现

3.生活的对治法

4.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观念

5.饮食的问题

6.药物的运用

案例:《诗经》提示、孔子教子、中药--香附、倒茶的讲究、立春的习俗、喝茶

第四集 春季养生(下)

1.如何锻炼身体

2.放风筝的好处

3.老年人的养生方式

4.走进大自然为养生之道

5.古代养生秘诀

案例:放风筝、《怡情小录》、静坐、读书、赏花、爬山、《吕氏春秋》

第五集 夏季养生(上)

1.夏天为养生长之机

2.夏天的天气阳光对身体的影响

3.出汗与疾病的关系

4.皮肤病的产生与治疗

5.古代养生秘诀

案例:谈恋爱、病因、美国人与中国人

第六集 夏季养生(下)

1.夏季的饮食

2.夏天不进补的缘由

3.中国传统的养生秘诀

4.夏季调节心情的方法

案例:树的生存、滋补的吃法、中医提示、燕歌虫名

第七集 秋季养生

1.秋天为养收敛之机

2.秋天会出现病的症状

3.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与睡眠

4.秋天的养生要则

5.预防疾病的发生

案例:秋天的节气、“秋刑”、熬夜之害、秋天五味

第八集 冬季养生(上)

1.冬天为养收藏之性

2.冬季养生要则

3.保持人体经脉通畅的方法

4.泡脚的好处

案例:私意的感觉、洗脚与泡脚、按摩

第九集 冬季养生(下)

1.冬季适量的饮酒可以进补

2.饮酒注意要点

3.养护肝脏的诀窍

4.欢度佳节时注意养生问题

案例:吃生鱼片、酒与肝、吃饭

第十集 疾病预防

1.日常养生的基本原则

2.生活中“五劳”的定义

3.生活中“五邪”的定义

4.《黄帝内经》中的养生秘诀

案例:如何运动、如何吃、如何做

《从头到脚说健康(精装版)》内容简介:

第一讲 病从何来

第二讲 头发

第三讲 脑

第四讲 高血压 中风

第五讲 情志

第六讲 睡眠

第七讲 做梦

第八讲 五官(上)

第九讲 五官(中)

第十讲 五官(下)

第十一讲 颈椎 两臂 手

第十二讲 两腋 两胁 两肩

第十三讲 皮肤

第十四讲 乳房

第十五讲 五脏六腑(上)

第十六讲 五脏六腑(中)

第十七讲 五脏六腑(下)

第十八讲 女七男八

第十九讲 大小肠 姜葱蒜

第二十讲  腰背

第二十一讲 腿 总结

四季养生汤 四季养生汤介绍

1、《四季养生汤》是2010年2月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犀文资讯。

2、《四季养生汤》根据四季的节气特点,以通俗的文字介绍了每个季节中最适合饮用的养生汤,并对每道汤品的材料选配、制作过程、养生良效等内容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全书图文并茂,方便易学,是煲出养生靓汤的首选美食读本。

3、汤饮是中华美食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华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汤不上席、无汤不成宴,已成为一种饮食时尚。不论春夏秋冬,不论男女老少,每日饮食总不离功效各异的汤水,不管是香浓醇美的老火靓汤,还是鲜美清淡的生滚汤水,都是餐桌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四季养生知识? 实用的,全面的 互相学习

养生,又称摄生、道生、养性、卫生、保生、寿世等等。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简言之,养生就是保养生命之意。四时养生,也即指四季养生,是指顺应自然界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通过调养护理的方法,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关于养生之道与健康长寿的关系,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已成书的《黄帝内经》中已指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书中还根据四季不同的气候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养生细则,为四时养生理论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后世医家又继承和发展了四时养生的理论,使之在促进人们健康长寿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而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社会快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四时养生作为中医传统养生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对于调整人的心态,延缓人的衰老,提高人的寿命,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四时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四时与人体健康关系非常密切,祖国医学理论在预防保健方面特别强调气象因素的重要性,如《黄帝内经》中记载的“必先岁气、无伐天和”,就是在治病时首先应明确一年的天气变化情况,在预防保健中必须充分考虑气象因素和季节、节气的变化,以顺应自然规律,达到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的目的。

(二)四时养生的内涵

中医养生学是数千年来历代医家经验的结晶。从所涉及的内容和方法来看,可谓资料丰富、记载翔实、效用确切、简便易行。随着“回归自然”的热潮,中医养生学方法的“整体、自然”特性将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中医学关于养生的理论和方法是极其丰富的,而其中重要的核心内容之一即是——顺时养生。正如《黄帝内经》里所说:“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顺四时而适寒暑”,这是中医养生学里的一条极其重要的原则,也可以说是长寿的法宝。

四时养生,就是指按照一年四季气候阴阳变化的规律和特点进行调养,从而达到养生和延年益寿的目的。四季春、夏、秋、冬,四时寒热温凉的变化,是一年中阴阳消长形成的。冬至阳生,由春到夏是阳长阴消的过程,所以有春之温,夏之热;夏至阴生,由秋至冬是阴长阳消的过程,所以有秋之凉,冬之寒。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不能脱离客观自然条件而生存,而是要顺应四时的变化以调摄人体,以达到阴阳平衡、脏腑协调、气血充盛、经络通达、情志舒畅的养生保健目的。 天人相应的养生观

中国哲学“天人相应”、“天人合一”的思想对中医学的理论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一理论也提示人们要在生产、生活中处处适应自然界的变化,如此才能安然生息。而对于人类生存最为相关的莫过于自然界日、月、星辰以及四季的变化了。

日月变化

古人早就发现,日升则阳气盛,日落则阳气衰,故而古人日出而作,日没而息。月圆时,人的气血流畅,肌肤致密,外邪不易侵入;月缺时体内气血流行较慢,肌肤疏松,外邪易乘虚而入。若月缺时遇到急风暴雨,则人较易生病。

四季更替

一年四时气候的更迭、阴阳寒热的变化,都会直接影响人的生命活动。欲得安康,必须对自然界周期性的四季变化作出相应的调节。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言:“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疴疾不起”。根据四时气候的特点,人们总结出春养肝、夏养心、长夏养脾、秋养肺、冬养肾的五脏调养法以及“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经验,对于四季养生有着重要意义。

形与神的统一,是尽享天年的关键。神寓于形,形统于神。神伤则形伤,神亡则形亡,此所谓“失神者死,得神者生”。精神衰败,必显于形,如两目无神、面色无华、四肢乏力、纳食不佳、形体瘦削等。由于人体精神是由心神来主宰的,志、意、魂、魄皆归心神统辖,故有“心神乃形之大主”之说。因此,调养心神也就成为调摄形体的关键。所以,中医养生学强调清静养神,因为“心静可以固元气,百病不生,百岁可活”(《遵生八笺》)。

精、气、神被称为人体“三宝”,三者是不可分离的,它的盛衰直接体现人的生长、发育,以至衰老的状态。精,是生命之源,是构体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各种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为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气乃精之所化,精为气之本。神,是指精神意识状态而言,是神志和生命活动之外观。有精则有神,神是五脏六腑、先后天精气与人体最高主宰活动的具体表现。它是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以及脏腑精、气、血、津液活动外在表现的高度概括。《寿亲养老新书》曾对精、气、神三者关系进行了概括:“主身者神,养气者精,益精者气,资气者食”。所以说,神的充沛需要有精和气这样的物质基础,精、气的充盈或匮乏可直接影响到神的作用。鉴于此,善养生者必须保养精气,达到精气神的协调统一。

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在动态中进行,并通过调节达到“以平为期”。中医养生学非常重视阴阳、气血的动态平衡。

阴阳平衡

人体阴阳平衡是健康长寿、养生疾病的前提。阴阳有着彼此消长、相互转化的关系,二者相互对立又相互制约。只有机体阴阳达到动态的平衡,人体才能保持健康稳定的状态。例如,夏天阳盛气炎,易出现热迫汗出,耗伤气阴,此时可服用养阴清凉药膳,如绿豆汤、荷叶粥、西瓜羹等,以保持体内的阴阳平衡。中药对人体的治疗也是本着阴阳平衡的原则,热病用寒药,寒病用热法,从而达到机体的阴阳平衡,使疾病不生。

气血平衡

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可生血、行血,血可载气、裹气,二者如影随形,同行同止。若气血平衡失调,则会出现气血不生、不行等病理变化,从而引起脏腑、经络功能失调而发病。因此,保持气血的正常化生和流通,是维系健康的必要条件,调理气血也就成为防病治病的重要方法。

祖国医学在四季养生方面有着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方法颇多。究其基本原则,大体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顺应自然

在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思想的指导下,养生学认为,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必须顺应四时阴阳消长、转化的客观规律。

在一年四季中,春夏属阳,秋冬属阴。自然节气也随着气候的变迁而发生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变化。因此,人在春夏之时,要顺其自然保养阳气,秋冬之时,亦应保养阴气,故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说。这就要求人们凡精神活动、起居作息、饮食五味等都要根据四时的变化,进行适当的调节。在作息时间上,也要顺应四时的变化,做到“起居有常”,春夏“夜卧早起”,秋季“早卧早起”,冬季“早卧晚起”。在饮食五味上,摄取更要有规律,过饥、过饱或饮食偏嗜均能伤害脏腑,影响身体健康,蔬菜瓜果的食用亦有一定的季节性。

2、形神共养

形乃神之宅,神乃形之用。故养神既可以保,保形亦可以摄神,二者相互支持,密不可分。因此,养生防病必须形神共养,以维持形与神的统一。

所谓“养形”,主要指脏腑、气血津液、肢体、五官九窍等形体的摄养,“形乃神之宅”,故只有形体完备,才能有正常精神的产生。养形的具体内容非常广泛,凡调饮食、节劳逸、慎起居、避寒暑等摄生方法,以及体育锻炼、气功等健身运动,大都属于养形的重要内容。

所谓“养神”,主要是安定情志、调摄精神。中医学认为,人的精神、情志变化是人体生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正常情况下,“神”是机体对外界各种刺激因素的“应答性反应”。它不仅体现了生命过程中正常的心理活动,而且可以增强体质、抵抗疾病、益寿延年,但如果情志波动过于剧烈或持续过久,超过了生理的调节范畴,则会伤及五脏,影响人体的气血阴阳,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

所以,中医养生学十分重视精神摄养,要求人们思想上安定清静,心境坦然,不暴发喜怒,不贪欲妄想,不为私念而耗神伤正,尽量减少不良的精神刺激和过度的情志波动,以保持心情舒畅、精神愉快。这样,则人体的气机和调,血脉流畅,正气充沛,形体康健,抗病能力均强,就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

3、动静结合

中医养生学认为“气血极欲动,精神极欲静”,既倡导“养身莫善于动”,又认为“养静为摄生之首务”(《老老恒言》)。因此,只有动静结合,才能达到养生防病的目的。

动,包括劳动和运动两方面。中医学历来重视“动”在养生学中的重要意义,认为“人若劳于形,百病不能成”(《保生铭》),“一身动则一身强”(《四存编》)。并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具有民族特色的健身运动法。诸如“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易筋经”等。坚持这些健身运动,可以畅气机、通气血、利关节,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现代医学也已经证明,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可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使机体充满活力,从而延缓各器官的衰老。

静,又称“清静”,包括精神上的清静和形体活动的相对安静状态,是与“动”相对而言,在中医养生学上亦占有重要地位。气功中的静功一般没有肢体的运动,它通过一定的体态姿式,特定的呼吸方法及特定的意念活动,在 “静”的状态下,进行内部的自我锻炼和调节,从而达到对机体“调整”、“修复”和“建设”的目的,静功在气功锻炼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经史百家医录》中指出:“能察动静作息之机,自无过与不及之衍”。即指“动”和“静”都要适度,太过或不及都会影响人体的健康,导致疾病的发生。如《黄帝内经》说:“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因此,勤运动,要注意适度;勤用脑,要思而不怠。动而不至大疲,静而不至过逸。总之,动和静是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要养生防病、益寿延年,就必须心体互用,劳逸结合,动静并施,不可偏废。

总之,人们必须“顺时养生”,去适应自然;同时,又要利用自然,为我所用。只有这样,才能“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中医四季养生知识大全 中医四季养生

  中医,讲究调理,是养生的好方法。那么你了解中医养生小常识吗?下面让我给大家介绍中医养生知识,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春季中医养生知识

  1.养肝为首

  肝脏是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它具有调节气血,帮助脾胃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的功能以及调畅情志、疏理气机的作用。因此,春季养肝得法,将带来整年的健康安寿。那么,春季应当怎样养肝呢?在饮食方面,应多吃些温补阳气的食物,如:葱、姜、蒜、韭菜、芥末等。研究表明,大蒜不仅有很强的杀菌作用,还能促进新陈代谢,增进食欲,预防动脉硬化和高血压,甚至还有补脑的功效。大葱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同时还可预防呼吸道、肠道传??染病。此外,饮食中应少吃性寒食品,如:黄瓜、茭白、莲藕等,以免阻止阳气生发。

  2.增甘少酸

  春天,肝的功能旺盛,如果再多吃些酸味食品,肝气更加旺盛,会导致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下降,影响人体健康。因此要少吃酸味食品,以防肝气过盛。春季宜吃甜品食物,以健脾胃之气,如:大枣,性味平和,可以滋养血脉,强健脾胃,既可生吃,亦可做枣粥、枣糕,以及枣米饭。山药也是春季饮食佳品,有健脾益气、滋肺养阴、补肾固精的作用。

  3.多吃蔬菜

  经过冬季之后,人们较普遍地会出现多种维生素、无机盐及微量元素摄取不足的情况,如春季人们多发口腔炎、口角炎、舌炎和某些皮肤病等,这些均是因为新鲜蔬菜吃得少而造成的营养失调。因此,春季到来,人们一定要多吃蔬菜。

  4.多喝粥

  在早餐或晚餐中进食一些温肾壮阳、健脾和胃、益气养血的保健粥,如鸡肝粳米粥、韭菜粳米粥、猪肝粳米粥。

  5.补充蛋白质

  春季,饮食中还要多补充优质蛋白质,以增强抵抗力,如鸡蛋、鱼类、牛肉、鸡肉和豆制品等。

  中医养生食谱

  一、杞菊桑寄生茶

  材料:杭菊三钱、枸杞子三钱、淮山五钱、桑寄生一?、红糖适量

  做法:将材料洗净加五碗水煎三十分钟,放入红糖后再煎十分钟即成,代茶饮用。

  推荐理由:适合因肾脾虚而引致的血压高及血脂高人士,腰膝酸软,便溏食少、疲倦乏力、视物不明或眼睛干涩等。

  二、海藻轻身汤

  材料:海藻、薏仁各12克,夏枯草、山楂、泽泻各15克,茵陈、柴胡各9克,白芥子6克,甘草5克。

  方法:清水煎取200ml,每次口服100ml,1日2次。功效:化痰祛脂,健脾利湿,调理气机,主治女性青年肥胖症。

  三、三花减肥汤

  材料:9克玫瑰花、9克茉莉花、9克玳玳花、9克川芎、9克荷叶。

  做法:先将以上原料研成末,每天服用1包,每天2-3次,注意是用80-100摄氏度的水冲泡。

  适合人群:单纯型肥胖症人群。

  四、莲子瘦身汤

  材料:莲子30克,芡实30克,薏米50克,龙眼肉8克,猪肉300克,蜜枣2颗。

  做法

  1、猪肉洗净后飞水;所有材料清洗干净;

  2、用10~12碗水煮开后,加入所有材料,先用大火煮10分钟,

  3、再转小火煮2小时,调味即可。

  推荐理由:此汤能补脾化生气血,促进血液循环,更可令面色红润。汤中的龙眼肉有补气益血之功效,莲子能养心健脾,而薏米则有美白及消肿的功效。健脾益气、补血润肤、美白肌肤、改善肥肿。

  春季养生的最佳时间

  1.养阳最佳时机

  春季的阳光是明媚的,而且在春季养生可以让我们补足自身的阳气的,随着白天的慢慢边长,我们应该适当的清晨出来锻炼一下身体,让自己的身体可以放松下,振奋下自己的精神。但是运动量也是不要运动力度过大的。

  2.放风筝来健身

  春季的时候放风筝是一个很好的娱乐项目的,其实放风筝也是可以让我们放松的,当我们在放风筝的时候,抬头仰望天空的那刹那,或许我们会感慨万千,让我们赏心悦目,让我们的心境可以更加的明镜,当然放风筝也是可以陶冶我们性情的,还可以强身健体排除忧愁。

  3.春游是最佳快事

  在春季这个阳光明媚,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我们一起来游山玩水是多么快乐的一件事情啊,在大自然中可以让我们的情怀更加的释放出来,当然对于我们平日里工作的疲劳可以统统排除掉的,让我们的精神可以更加振奋。

  4.食补是最佳饮食疗法

  春季的养生最关键的一点其实在于先养肝的,很多时候食疗食补的方法要比药物要更好的,春季的时候是多吃一些补阳气的食物为主,很多时候一定要做好食补的需要,未雨绸缪才是最佳的选择,千万不能有了疾病之后才去关注这些。

  5.花茶春季最佳饮品

  在一年四季中,喝什么茶都是有讲究的,例如说春季就是喝花茶为主的,当然花茶在春季喝也是有讲究的,喝花茶是可以让我们闻到爽口的花香味,当然喝花茶也是可以衬托出茶的美观明亮的。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

文档

上海四季养生汤培训

《营养师推荐的四季养生汤煲》是2009年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美食坊》编委会。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